-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水风情的阅读题及答案
①宋人杨无咎,写有一首《齐天乐》词,词的上阙写道: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
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
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词虽短,但却写尽了宋人端午的风情。
②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
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
《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
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
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 ,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
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③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
节、浴兰节、女儿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④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
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
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⑤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 “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
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
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
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
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
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箸叶,后来又出
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
更加丰富多彩
6.。端午节贴对联虽然不如贴春联那么引人注目,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端午联
作也不在少数,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要食粽子,于是有人创作一则短联: “九子粽;
五彩丝。此联虽仅有六字,但反映了端午节的两大风俗。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幅
描述节令的对联: “端午午时人赏午;立春春日客游春。”上联道出了民间过端午
节的气氛,下联则描述了民间立春以后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游春的情景,上联中
的“三午”对下联中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的确是兴趣盘然。
①在民间,端午之日还有在门上悬艾草、插葛蒲的习俗,以避邪攘毒。
③端午还可赠扇给父母,相传唐太宗曾于端午日送绢扇两把给他的“爱卿”
长孙无忌和杨师道,上有他的飞白书亲笔题词。宋代人把 “花巧画扇”列为 “端
午节物”。至今,甘肃等地过端午仍保留着“蒸面扇”之俗;在福建,儿媳妇要送扇
给公婆;浙江一些地区,学生给老师送粽子、慢头,作为还礼,老师以扇子回赠,所以
那里的端午又名“敬师节”。如果新婚夫妇在端午给老人家送扇子,不仅寓意驱赶
蚊蝇,祈福、避邪赈灾,还能扇凉。
O端午节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深藏在心中的炎黄
子孙的文化情结,种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我们不要为了赛
龙舟才过端午节,不要为了纪念屈原才去吃粽子,只有深入下去,才能真正领会端
午节等传承千年的民族节日,所带给我们不可替代的真正遗3.阅读全文,说说木文
介绍了有关端午节的哪些内容?(4分)4.在文中第6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过渡句,使
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5.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因此,纪念屈
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文章第①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参考答案3.①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②端午节的许多别称③端午节的习俗
同多于异④端午节的重大意评分意见:每答出一条得1分,如果只答出端午节赛龙
舟,吃粽子,贴对联,悬艾,送扇只得1分。
4.端午节的时令风俗中,除家喻户晓的吃粽子、赛龙舟等外,还有端午节人们
在门上贴对联的活动。
评分意见:承上1分,启下1分,意思接近即可得分。承上只写吃粽子可得分。
只写赛龙舟不得分5.主流地位的意思是主要的,突出的,主导的地位。在这里指纪
念屈原说是所有起源说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赏析题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物业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pptx
- 蒙古语学习蒙古语.doc VIP
- 轨道交通系统维护保养手册.pdf VIP
- 云南华侨城建设环境及水文地质、现状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核定稿130131).doc VIP
- 2025年视频号半年度生态洞察报告.pptx VIP
- 车企用户运营实践洞察报告——打造以“用户运营”为核心的车企“第三极”驱动力.pdf VIP
- 自考00146中国税制密押120题含答案.pdf
- 2025年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城北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VIP
- 六年级综合实践——我的校服我设计(第一课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