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xVIP

实验报告-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目的要求: 1.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了解望远镜尺组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3.掌握用光杠杆放大原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的方法。 4.学习用对立影响法消除系统误差的思想方法。 5.学习用环差法处理数据。 6.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7.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若长为L、截面积为S的均匀金属丝,在其长度方向上施加作用力F使其伸长ΔL,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正应力F/S(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与线应变ΔL/L(金属丝相对伸长)成正比,即F/S=E△L/L式中比例系数E即为该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将式改写为E=FL/S△L,式中,F、S及L比较容易测量,由于金属的杨氏模量一般较大,因此,L是一个微小的长度变化,很难用普通测量长度的仪器将它测准。放大法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测量技术,我们将在本次实验中接触到机械放大,光放大等放大测量技术。如螺旋测微器是通过机械放大而提高测量精度的;光杠杆属于光放大技术。若微小变化量用ΔL表示,放大后的测量值为N,则A=N/ΔL为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原则上A越大越有利于测量,但往往会引起信号失真。 仪器用品 B款杨氏模量测定仪、砝码、光杠杆结构、望远镜尺组。 四、实验内容 1.调节伸长仪和光杠杆使之达到备用状态; 2.移动望远镜尺组,使标尺距平面镜略大于最短视距;调节望远镜的高度及方向,使其与平面镜等高,且其瞄准方向应对正欲观测目标(反射镜中标尺的像); 3.以灯光照明标尺,参照望远镜调节及使用方法,迅速准确地找到标尺的像,使成像清晰,且应使分划板准线所对应的标尺刻度数略低于望远镜轴线所在刻度读数。(即使平面镜略呈前倾,相应地后足尖略高出水平面,但反射镜面仍应与光杠杆三足尖所成的平面垂直。) 4.观测像移:依次按等时间隔(2分钟左右)递加砝码1个,记下相应读数h;,直至5个;然后仍按等时间隔逐次递减砝码,记下相应读数h;,取两组读数的平均值h;=(h;+h:)/2作为相应的测量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对立影响法(或称对称测量方法)消除或减弱金属丝弹性滞后效应及小圆柱与平台间可能的机械摩擦带来的影响。 5.以米尺测L及B各一次,以千分尺在金属丝不同部位的互垂方向上测直径D六次; 6.测光杠杆常量b.方法是:将光杠杆放在平纸上,轻印三足尖之痕迹,然后测量印痕间距离一次。 五、注意事项 1.保持光学镜面清洁,不得用手触摸,镜面有灰尘时,应以软毛刷轻拭,且用毕应盖好物镜罩。 2.调节望远镜时,动作要轻,且尽量不靠微动手轮瞄准目标,伸长仪及望远镜尺组应避免撞击和剧烈振动; 3.应保护光杠杆刀刃、足尖及平面镜,严禁磕碰和跌落;其固定螺丝不得旋得过紧,以防平面镜变形; 4.测像移过程中不得碰动仪器的任何部位,且加减砝码时动作要轻,防止砝码托摆动,以提高测量精度。 六、数据处理: 次数 拉力示值/kg 标尺读数/cm 逐差值/cm 加载pi 减载pi? 平均?pi 0 0.3 2.07 1.51 1.790 N1 2.760 1 0.4 2.59 1.90 2.245 N2 2.895 2 0.5 3.05 2.45 2.750 N3 2.970 3 0.6 3.56 3.16 3.360 N4 2.930 4 0.7 4.10 3.86 3.980 N5 2.900 5 0.8 4.74 4.36 4.550 ?N 2.891 6 0.9 5.23 5.05 5.140 7 1.0 5.75 5.69 5.720 8 1.1 6.26 6.32 6.290 9 1.2 6.86 6.90 6.880 零点读数d0=-0.015mm 次数i 1 2 3 4 5 6 平均 hi/mm 0.801 0.799 0.798 0.793 0.797 0.792 0.797 l=0.782mm 光杠杆反射镜与辅助反射镜之间的距离D/cm (卷尺法) 光杠杆常数b/cm 金属丝长度L/cm 82.62 4.55 37.55 由于本实验采用杠杆-光杠杆双放大法,因此相差的力F=5*10*0.1*9.8=49N,故杨氏模量的计算为: E=32FLDπl2bN A类不确定度: B类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 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七、考察题 1.2-5-2的成立条件为:力应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实验中砝码不能加过多。 2-5-7:?角很小,光杠杆三足尖在同一水平面内,且平面镜及标尺竖直。 2. 尺读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先取下物镜罩,调节目镜的视度圈,使分划板刻线清晰;移动镜尺组三脚架或松开望远镜固定旋钮以调节其高度或角度,使镜筒对准待观测目标(如灯尺在反射镜中的像);调节目镜下侧附近的微动手轮,从目镜端以准星仔细错准目标;最后调节内调焦手轮,调整视距,直至待观测目标(灯尺)在视场中心且

文档评论(0)

gaugdu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