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冲击。以百
度、阿里巴巴、腾讯(BAT三大网络运营商,从支付平台的余额理
财入手,利用第三方支付或社交平台拥有的庞大客户资源,让互联网
金融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看不见
硝烟的激烈竞争?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要主动调整自己的战略部署、
发展思路、运营模式、营销理念,充分了解和认识互联网金融。主动
融入互联网金融中,与其携手并肩共同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1现状分析
从2011年以来,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官方许可,银行卡
收单、货币兑换、网络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多
种类型网络金融业务相继出现。第三方支付平台逐年大量兴起,使得
商业银行独有的支付结算功能变得不再独有。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大
约10%的利润来源于支付结算,近年来支付结算业务收入不断下滑。
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
1.1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服务模式
发生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客户接受金融服务的方式发生了改
变,同时也改变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理念。比如曾经用于拉存款的“四
千精神(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面对互联
网金融业务,基本派不上用场。在网络科技信息飞快发展的今天,客
户更多地是选择各自偏好的终端,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交易。
1.2颠覆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颠覆了商业银行长期不变的金融中介地位。
客户供需双方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方便、
快捷、高效的资金供需信息匹配。第三方交易平台在时空上的便利,
提高了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带来直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造成客户
对商业银行粘性下降,完全可以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涉及和
参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商业银行手中掌
握的大量客户(特别是大客户)的资金信息、账户资源、性格偏好等
优势,逐步演变成客户资源闲置、客户关系脱媒。
1.3带来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逐年下滑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仍然为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
利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大约占总收入的70%。中间业务收入因
其少风险和无风险性,正在被各家商业银行作为发展方向大力拓展。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得商业银行这两块主业遭受重创。
(1)商业银行靠传统利差收入的利润空间在逐步变小。我国商
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收入。在世界经济逆行和我国经济深化变
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各项贷款正在收紧,作为利差收入主
要来源的大客户效益的利润空间正在变小。小微企业贷款本该成为商
业银行重新拾起并引为重视的一项业务,但因为前怕狼后怕虎错失时
机,而被互联网金融经营得红红火火。
(2)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形成了严峻挑战。中间业务收
入为非利息收入,不受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的
低风险和无风险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稳定地低成本的收入来源。与
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中间业务仍处于范围很小、种类很少。
加之分业管理、分业经营,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处于低端水平。商业银
行中间业务按功能划分为九大类,但我国商业银行做得比较好的也就
是支付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代理这几类,其他仍停留在一般性
的服务状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飞快发展,导致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领域已经不再是独家经营,变成你有、我有、全都有了。而且其方便、
快捷、不受时空地理限制,使得商业银行即使纵有招架之功,也无还
手之力。
2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严峻挑战,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2.1借鉴互联网思维,调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已不能适应发展
要求。商业银行以“物理网点”经营为主,倡导的“微笑服务、淡妆上
岗、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等服务理念,面对互联网金融已显得力不
从心,传统经营理念应该调整了。
(1)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经营理念应该突出:“高
效、快捷、创新、优质”特点。在做好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同时,开拓
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新的领域。如中小企业的网络信贷。商业银行由于
历史造成的,曾为国民经济枢纽、命脉、中介、中心等至高地位,信
贷服务对象仅限于大客户,使得商业银行往往以金融业界老大自居。
对中小客户不屑一顾。互联网金融恰恰瞄准了中小企业客户,弥补了
商业银行业务的短板,使金融服务对象长尾化。长尾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