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十五》原文
天文上
《易》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征
以 致理,以授人时,以考物纪,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
安,转 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凌历犯守之所
主,飞流彗 孛之所应,前史载之备矣。
武德年中,薛颐、庾俭等相次为太史令,虽各善于占候,而无所发明。贞观
初, 将仕郎直太史李淳风始上言灵台候仪是后魏遗范,法制疏略,难为占步。
太宗因令 淳风改造浑仪,铸铜为之,至七年造成。淳风因撰 《法象志》七卷,
以论前代浑仪 得失之差,语在 《淳风传》。其所造浑仪,太宗令置于凝晖阁以
用测候,既在宫中, 寻而失其所在。玄宗开元九年,太史频奏日蚀不效,诏沙
门一行改造新历。一行奏 云,今欲创历立元,须知黄道进退,请太史令测候星
度。有司云: “承前唯依赤道 推步,官无黄道游仪,无由测候。”时率府兵曹
梁令瓚待制于丽正书院,因造游仪 木 羕,甚为精密。一行乃上言曰: “黄道
游仪,古有其术而无其器。以黄道随天 运动,难用常仪格之,故昔人潜思皆不
能得。今梁令瓚创造此图,日道月交,莫不 自然契合,既于推步尤要,望就书
院更以铜铁为之,庶得考验星度,无有差舛。” 从之,至十三年造成。又上疏
曰:
按 《舜典》云: “在璇枢玉衡,以齐七政。”说者以为取其转运者为枢,持
正 者为衡,皆以玉为之,用齐七政之变,知其盈缩进退,得失政之所在,即古
太史浑 天仪也。
自周室衰微,畴人丧职,其制度遗象,莫有传者。汉兴,丞相张苍首创律历
之 学。至武帝诏司马迁等更造汉历,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
宿相距 星度,与古不同。故唐都分天部,洛下闳运算转历,今赤道历星度,则
其遗法也。 后汉永元中,左中郎将贾逵奏言: “臣前上傅安等用黄道度日月,
弦望多近。史官 壹以赤道度之,不与天合,至差一日以上。愿请太史官日月宿
簿及星度课,与待诏星官考校。”奏可。问典星待诏姚崇等十二人,皆曰: ‘星
图有规法,日月实从黄 道,官无其器,不知施行。’甘露二年,大司农丞耿寿
昌奏,以圆仪度日月行,考 验天运。日月行赤道,至牵牛、东井,日行一度,
月行十五度;至娄、角,日行一 度,月行十三度,此前代所共知也。”是岁永
元四载也。明年,始诏太史造黄道铜 仪。冬至,日在斗十九度四分度之一,与
赤道定差二度。史官以校日月弦望,虽密近,而不为望日。仪,黄道与度运转,
难候,是以少终其事。其后刘洪因黄道浑仪, 以考月行出入迟速。而后代理历
者不遵其法,更从赤道命文,以验贾逵所言,差谬 益甚,此理历者之大惑也。
今灵台铁仪,后魏明元时都匠解兰所造,规制朴略,度刻不均,赤道不动,
乃 如胶柱,不置黄道,进退无准。此据赤道月行以验入历迟速,多者或至十七
度,少 者仅出十度,不足以上稽天象,敬授人时。近秘阁郎中李淳风著 《法象
志》,备载 黄道浑仪法,以玉衡旋规,别带日道,傍列二百四十九交,以携月
游,用法颇杂, 其术竟寝。
臣伏承恩旨,更造游仪,使黄道运行,以追列舍之变,因二分之中以立黄道,
交于轸、奎之间,二至陟降各二十四度。黄道之内,又施白道月环,用究阴阳朓
朒 之数,动合天运,简而易从,足以制器垂象,永传不朽。
于是玄宗亲为制铭,置之于灵台以考星度。其二十八宿及中外官与古经不同
者, 凡数十条。又诏一行与梁令瓚及诸术士更造浑天仪,铸铜为圆天之象,上
具列宿赤 道及周天度数。注水激轮,令其自转,一日一夜,天转一周。又别置
二轮络在天外, 缀以日月,令得运行。每天西转一币,日东行一度,月行十三
度十九分度之七,凡 二十九转有馀而日月会,三百六十五转而日行匝。仍置木
柜以为地平,令仪半在地 下,晦明朔望,迟速有准。又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
前置钟鼓以候辰刻,每一刻自 然击鼓,每辰则自然撞钟。皆于柜中各施轮轴,
钩键交错,关锁相持。既与天道合 同,当时共称其妙。铸成,命之曰水运浑天
俯视图,置于武成殿前以示百僚。无几 而铜铁渐涩,不能自转,遂收置于集贤
院,不复行用。
今录游仪制度及所测星度异同,开元十二年分遣使诸州所测日晷长短,李淳
风、 僧一行所定十二次分野,武德已来交蚀及五星祥变,著于篇。
黄道游仪规尺寸:
旋枢双环:外一丈四尺六寸一分,竖八分,厚三分,直径四尺五寸九分,即
古 所谓旋仪也。南北斜两极,上下循规各三十四度,两面各画周天度数。一面
加钉, 并用银饰,使东西运转如浑天游仪。中旋枢轴至两极首内,孔径大两度
半,长与旋 环径齐,并用古尺四分为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