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之卷一》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VIP

《明史之卷一》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一》原文 ◎后妃 明太祖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谕翰 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 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恩宠或过,则骄恣 犯分,上下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不为祸。惟明主能察于未然,下此多 为所惑。卿等其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升等乃编 录上之。 五年六月,命礼臣议宫官女职之制。礼臣上言: “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 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 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帝以所设过多,命重加裁定。于是折衷曩制,立 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 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戒令责罚,则宫正掌之。官 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凡以服劳宫寝、祗勤典守而已。诸 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又 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复著令典,自 后妃以下至嫔御女史,巨细衣食之费,金银币帛、器用百物之供,皆自尚宫取旨, 牒内使监覆奏,移部臣取给焉。若尚宫不及奏,内使监不覆奏,而辄领于部者, 论死。或以私书出外,罪亦如之。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以证取药。何 其慎也!是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 爰自孝慈以迄愍后,考厥族里,次其世代,虽所遇不齐,显晦异致,而凡居 正号者并列于篇。其妃嫔有事实者,亦附见焉。 后妃一 太祖孝慈高皇后 孙贵妃 李淑妃 郭宁妃惠帝马皇后成祖仁孝徐皇后 王贵妃 权贤妃仁宗诚孝张皇后宣宗恭让胡皇后 孝恭孙皇后 吴贤妃 郭嫔英宗孝庄钱皇 后 孝肃周太后景帝汪废后肃孝杭皇后宪宗吴废后 孝贞王皇后 孝穆纪太后 孝惠 邵太后 万贵妃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 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劄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子兴尝信 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 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 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 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 乏绝,而己不宿饱。及贵,帝比之 “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 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 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 省览。或言宋过仁厚,后曰:“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一日,问女史:“黄 老何教也,而窦太后好之?”女史曰:“清净无为为本。若绝仁弃义,民复教慈, 是其教矣。”后曰:“孝慈即仁义也,讵有绝仁义而为孝慈者哉?”后尝诵 《小 学》,求帝表章焉。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 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 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 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 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 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 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 日赦濂,安置茂州。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 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 “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 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 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 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 后曰: “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 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 “今天下民安乎?”帝曰: “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 “陛 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

文档评论(0)

132****2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