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十》原文
深察名号第三十五
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录
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着,其几通于天地矣。是非之
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天地为名号之大义
也。古之圣人,謞而效天地,谓之号,鸣而施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
号之为言謞而效也,謞而效天地者为号,鸣而命者为名,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
号而达天意者也。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名则圣人所发天意,
不可不深观也。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
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
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士不及化,可
使守事从上而已。五号自赞,各有分,分中委曲,曲有名,名众于号,号其大全。
名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号凡而略,名详而目,目者,遍辨其事也,凡者,独
举其大也。享鬼神者号一,曰祭;祭之散名: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
猎禽兽者号一,曰田;田之散名:春苗、秋搜,冬狩,夏猕;无有不皆中天意者。
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如是。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诗曰:“维号斯言,有
伦有迹。”此之谓也。
深察王号的大意,其中有五科:皇科、方科、匡科、黄科、往科;合此五科
以一言,谓之王。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
往也。是故王意不普大而皇,则道不能正直而方;道不能正直而方,则德不能匡
铉周遍;德不能匡铉周遍,则美不能黄;美不能黄,则四方不能往;四方不能往,
则不全于王。故曰:天覆无外,地载兼爱,风行令而一其威,雨布施而均其德,
王术之谓也。
深察君号之大意,其中亦有五科:元科,原科,权科,温科,群科:合此五
科以一言,谓之君。君者,元也,君者,原也,君者,权也,君者,温也,君者,
群也。是故君意不比于元,则动而失本;动而失本,则所为不立;所为不立,则
不效于原;不效于原,则自委舍;自委舍,则化不行;用权于变,则失中适之宜;
失中适之宜,则道不平、德不温;道不平、德不温,则众不亲安;众不亲安,则
离散不群;离散不群,则不全于君。
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故
凡百讥有黮黮者,各反其真,则黮黮者还昭昭耳。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
非,莫如引名;名之审于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
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今世闇于性,言之者不同,胡不试反性之名?性之名,
非生与?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诘性之质于善之名,能中之
与?既不能中矣,而尚谓之质善,何哉?性之名不得离质,离质如毛,则非性已,
不可不察也。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故名霣石,
则后其五,言退鹢,则先其六。圣人之谨于正名如此,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五石六鹢之辞是也。●众恶于内,弗使得发于外者,心也,故心之为名,●也。
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哉?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诚,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
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
阳禁,身有情欲●,与天道一也。是以阴之行不得干春夏,而月之魄常厌于日光,
占全占伤。天之禁阴如此,安得不损其欲而辍其情以应天?天所禁,而身禁之,
故曰身犹天也,禁天所禁,非禁天也。必知天性不乘于教,终不能●。察实以为
名,无教之时,性何遽若是?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
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
为之内也。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性,止之外谓人事,事在性外,
而性不得不成德。民之号,取之瞑也,使性而已善,则何故以瞑为号?以霣者言,
弗扶将,则颠陷猖狂,安能善。性有似目,目卧幽而瞑,待觉而后见,当其未觉,
可谓有见质,而不可谓见。今万民之性,有其质而未能觉,譬如瞑者待觉,教之
然后善。当其未觉,可谓有善质,而未可谓善,与目之瞑而觉,一概之比也。静
心徐察之,其言可见矣。性而瞑之未觉,天所为也;效天所为,为之起号,故谓
之民。民之为言,固犹瞑也,随其名号,以入其理,则得之矣。是正名号者于天
地,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
故圣人莫谓性善,累其名也。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
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穷论者无时受也。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
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