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羁旅思乡题材专题训练 .docx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羁旅思乡题材专题训练 .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羁旅思乡题材专题训练(答案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 ①“那人家”的“家” 此处用作与尾词,无实意。 14.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先写”十里青山”的远景,在写“潮平路带沙“的近景,远近结合,呈现出空间辽远的画境。 ? B.既写眼前所见“青山朝平,残月、晓霞“,又写耳中所闻”数声啼鸟“,使景物具有立体感生动感。 ? C.“白露“既指露水的清凉特点,又表明了节气物候的特征。 “白露” “清风”两句都强调白昼的结束。 ? D.“数声啼鸟怨年华”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抒发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 ? E.全词中横交织,营造了一种特别的意境,上阕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下阕,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写景抒情,情寓于景。 15.结合全词,赏析最后三句。(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6分) 【答案】14、CD(C.从“收残月”可直“白露”取表明的是夜晚的结束,白昼的开始;从“散晓霞”可知“清风”句紧承前句说已是白昼了,所以“白昼结束”一说是错误的。D运用的手法应该是拟人。)(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答案】①荷花本无知,虽然把他当作有情之人向他发问,芥子拟人(移情)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风趣的性格。(2分)②自然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人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1分)③通过设问引出今昔对比,引发对当年乘醉赏荷花的美好生活的回味,同时也寄寓着对如今远在天涯寂寥漂泊的生活的厌倦。(3分) 解析: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C.从“收残月”可直“白露”取表明的是夜晚的结束,白昼的开始;从“散晓霞”可知“清风”句紧承前句说已是白昼了,所以“白昼结束”一说是错误的。D运用的手法应该是拟人。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词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远”,而这里更著一个“远”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带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 绪的反映。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 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 【小题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结合全词,赏析词的最后三句。”,这是一道分析诗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描绘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最后点明情感及表达效果。“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荷花本无知,虽然把他当作有情之人向他发问,拟人(移情)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风趣的性格。自然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人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通过设问引出今昔对比,引发对当年乘醉赏荷花的美好生活的回味,同时也寄寓着对如今远在天涯寂寥漂泊的生活。的厌倦。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赏析诗句答题步骤: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