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新.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新 第1页,共34页。 一、考试要求 2015年江苏卷历史小论文(9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14年江苏卷历史小论文(10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13年江苏卷历史小论文(8分) 要求: 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 第2页,共34页。 存 在 问 题 观点不明确 史实不符合 逻辑不严密 表述不清晰 例: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8分) (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第3页,共34页。 冯怿 观点不明确,阐释不准确。 论证层次、条理不够清晰, 表述不够直接了当。 总结没有紧扣主题,理解有偏误。 习作一 第4页,共34页。 焦云灵 没有首尾呼应并有所提升的总结。 习作二 观点明确,有相应的阐释。 论证过程条理清晰, 语言简洁明了。 第5页,共34页。 10分 论点方面 (2分) 论据方面(6分) 论证方面 (2分) 一等 开篇明确提出观点(2分) 按点给分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2分)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抄材料(1分)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论能结合。(1分) 三等 观点片面(1分)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0分)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0分)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0分) 二、评分标准 南京市2016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历史小论文评分标准 第6页,共34页。 学习目标: 1.明确历史小论文的具体要求。 2.掌握历史小论文写作时的基本方法、基本思路。 3.逐步提高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7页,共34页。 基 础 篇 第8页,共34页。 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观点 论述 史实 论点: 论据: 论证: 一、写作要求 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解决“怎样证明”。 第9页,共34页。 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选择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论述四原则分明 系统性原则: 结构性原则: 史论结合原则: 精炼性原则: 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论据充分, 论证有力,有逻辑性。 紧扣材料,有史有论。 开门见山,主旨明确;层次清楚、 史论结合;结论呼应,简明扼要。 逻辑要清楚、严密,有“历史味”, 用学科语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第10页,共34页。 二、解题技巧 步骤1.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 步骤2.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 步骤3.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提醒:1.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 2.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 第11页,共34页。 实 战 篇 第12页,共34页。 一、众里寻她千百度——寻找观点 1.结论型 (2015年江苏历史高考)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9分) (2015届南通一模)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7分) 第13页,共34页。 请回答: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个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现代化进程中儒家身份的确立”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2015届盐城三模)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界有以下两种主张:①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华文化的核心;②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 2.选择型 第14页,共34页。 请回答: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的“悖论”,选择其中一观点展开论证。(9分) (2015届南京、淮安三模)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 ,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

文档评论(0)

你今天真好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起学习交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