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原病的防治会计学第1页/共29页内容什么是高原?什么是高原病?什么是急性高原病?什么是慢性高原病?怎样预防高原病?高原病是否有后遗症?第2页/共29页1.什么是高原?第3页/共29页 海拔的划分第4页/共29页海拔高度与大气压氧含量的关系第5页/共29页2.什么是高原病(Altitude sickness)?又称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时,由于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综合征病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诱因:上感、疲劳、寒冷、精神紧张、妊娠等第6页/共29页海拔高度进入方式区域和季节个体素质:性别、年龄、体重、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及精神状态有关 高原病的影响因素欺男不欺女 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 欺动不欺静第7页/共29页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血液系统:RBC产生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呼吸系统:过度换气、通气,呼吸急促循环系统:HR增快、心律失常、血压异常、心肌缺血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精神抑郁、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上腹痛等免疫系统:体内T淋巴细胞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殖系统:>4300m第8页/共29页高原病的分类急性高原病:人体进入高原后由于对环境的习服适应机制尚未建立而发生的一系列急性低氧应激反应。初上高原1~3天,甚至数小时后就可能出现缺氧症状慢性高原病:到达高原后3个月以上方发病或原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者。少数高原世居者也可发病第9页/共29页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第10页/共29页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轻症高原病)发生时间:6~12h内出现,1~2w消失发生高度:2400m以上临床表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全身无力,失眠、多梦,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心慌、胸闷、口唇紫绀、面部水肿等治疗:轻者可自愈。重者给予对症治疗(镇痛、吸氧或利尿等)第11页/共29页高原肺水肿发生时间:3-48h~3-10d,多于夜间发 生 率:3%左右发生高度:4000m以上常见诱因:劳累、寒冷、感冒、呼吸道感染、饮酒等主要表现:急性高原反应+明显呼吸道症状(咳嗽渐加重、紫绀、心慌、端坐呼吸、咳白/粉色泡沫痰、双肺湿啰音)治疗:半卧位、限液、高流量吸氧、利尿、氨茶碱、激素,必要时强心、抗感染、机械通气,病情稳定后,转低海拔地区继续治疗第12页/共29页高原脑水肿发生时间:1-10d内发病,多于夜间发生高度:4000m以上主要表现:高原反应+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精神和意识改变(神志恍惚、抑郁或兴奋,个别可出现抽搐,以后嗜睡、昏睡以至昏迷)治疗:侧卧位、吸氧、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抗感染及中枢兴奋剂。病情稳定后,转低海拔地区继续治疗第13页/共29页高原视网膜出血相关报道及研究较少国外报道39人登山至3700m处,有36%出现视网膜出血。另一报道约有60%的脑水肿患者引致视网膜出血第14页/共29页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症高原低血压症慢性高原病混合型指在高原居住一定时间后高原反应症状始终存在类似神经衰弱综合征,症状多种多样,可以以一个系统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也可以同时出现几个系统的症状;症状时隐时现诊断时应特别注意排除其它疾病治疗:加强体质锻炼,增强适应能力 维生素B6口服可缓解部分症状第15页/共29页慢性高原反应第16页/共29页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久居高原,机体生理性代偿反应,随海拔增高或居住时间延长而更为明显临床表现:慢性高原反应的症状、“高原红”、杵状指、栓塞等诊断标准:血红蛋白≥170g/L,红细胞≥7×1012/L及红细胞比容≥治疗:吸氧、低右,必要时静脉放血300-400ml唯一最有效的是去平原或低海拔地区休养或生活第17页/共29页高原心脏病多见于移居者及在高原生长的婴幼儿。成年移居者在进入高原6-12个月发病发病机制:由于个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较差,缺氧引起肺动脉痉挛、硬化,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因持续负荷过重而增大,导致右心衰。此外,血压增高及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对左心室也有影响,会造成整个心脏肥大和全心衰起病隐袭,症状逐渐加重症状:心悸、胸闷、咳嗽、劳动耐力 下降及右心衰的症状体征:紫绀、浮肿、颈静脉怒张、肝 脾肿大、腹水等第18页/共29页高原心脏病-临床表现休息、氧疗纠正心衰、降低肺动脉压、控制肺部感染抗凝治疗:对合并红细胞增多症和肺血栓栓塞患者,可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严重缺氧、顽固性心衰、并发肺水肿者均宜使用 必要时转回平原地区进一步治疗 第19页/共29页高原心脏病-治疗第20页/共29页高原高血压症定义:在平原地区血压正常,进入高原后血压高于140/90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