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译文.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柳⽒⽒⼆⼆外外甥甥求求笔笔迹迹》》译译⽂⽂ “退笔如⼭未⾜珍” :⽤坏的笔堆成⼭,也未必能写出好东 “读书万卷始通神” :多读书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 “君家⾃有元和脚” :每个⼈的书法都有⾃⼰的个性和风⾻ (元:唐刘禹锡戏称柳宗元的书法.后亦 指柳公权书法.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代指书法.) “不厌家鸡更问⼈” :不要认为⾃⼰的东 就⼀定不好⽽去盲⽬地学别⼈ (鸡只是个⽐喻说法) 应该是“退笔如⼭未⾜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意思是练书法的⼈,要多多读书,书读通了,字才有神韵;⽽⼀味地写字,即使练得⽤坏的笔 堆成⼭,也未必能写出好东 写秃的笔头即使堆积如⼭也不值得珍惜,其有读破万卷书才能实现通神的创作境界。 苏轼的外甥柳闳、柳辟很崇拜舅舅的书法,向苏轼索求笔迹。于是,苏轼写了两⾸诗⾃谦,说 ⾃⼰的书法未⾜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们应追求的境界。“读书万卷始通神”⼀类的警句, 是古⼈劝学的常⽤语,是我们民族⽂化遗产的⼀个组成部分。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之句,这种号召读书⼴博的⼝号,在知识爆炸,社会分⼯却越来越细,专业⾯⽬趋狭窄的今 天,仍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苏辙 《亡兄⼦瞻端明墓志铭》云:“幼⽽好书,⽼⽽不倦,⾃⾔不及晋⼈,⾄唐褚、薛、颜、柳、仿佛 近之。”⼜ 《龙川略志》云:“予兄⼦瞻尝从事扶风,开元寺多古画,⽽⼦瞻少好画,往往匹马⼊寺,循壁 终⽇。”苏轼爱书爱画,⼀⽣留意、寓意于书画,在杭州也留下了许多论诗品画的作品。如 《柳⽒⼆ 外甥求笔迹》(其⼆):   ⼀纸⾏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何当⽕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苏轼先举褚遂良典故,意在说明书法不是⼀朝⼀⼣可成之术。纸上寥寥数⾏,似乎⼀挥即就,实质上 若不是⽇⽇苦思苦练,直到两鬓苍苍之时,是不能够达到书写得⼼应⼿的境界的。所以不必“⽕急传 家法。” 遂良就是绪遂良,书法家。唐太宗让他临摹 《兰亭序》传世,然后把真品作为⾃已的陪葬品。 两绝诗就是苏轼⽤⾏书体写了这两⾸诗。 诚诚悬悬笔笔谏谏是是个个典典故故,,柳公权字诚悬,他在皇帝请教他如何练好书法时,借此机会谏⾔说,先要 ⼼正然后笔正才能字正,也就是说你皇帝处理国家⼤事也同此理,皇帝听了⼼领神会。 ① ② ③ ④ ⑤ ⼀纸⾏书两绝诗,遂良 须鬓已如丝 。何当⽕急传家法 ,欲见诚悬 笔谏 时。 : 【注释】①遂良: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②须鬓已如丝:褚遂良有⼀帖中说⾃⼰须鬓尽⽩。③家 法:指⾃⼰的书法。④诚悬: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字诚悬。⑤笔谏:唐穆宗问柳公权如何习字,柳公 权回答说,⼼正则笔正,笔正⽅能得法。 【释义】⼀幅⾏书两⾸诗,我已像当年的褚遂良⽩发 ​ 柳⽒⼆外甥求笔迹① ⼀ ② 退笔成⼭未⾜珍 ,读书万卷始通神。 ③ ④ 君家⾃有元和脚 ,莫厌家鸡更问⼈ 。 注释:①柳⽒:指柳瑾,字⼦⽟,善作诗⼯⾏草书,其⼦仲远是苏轼的妹婿。⼆外 甥:柳⼦⽟的孙,柳闳、柳辟。 ②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业成⽅下,所退笔头,置⼤⽵ 簏,簏受⼀⽯余,⽽五簏皆满,凡三⼗年……⼜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制铭 志。” (马宗霍 《书林记事》)退笔如⼭,极⾔临池⾟苦,⽤坏笔头之多。 ③唐柳公权书法风⾏元和年间 (公元806—820年),其捺脚与虞、欧、褚、颜诸 家异法,⼈称“元和脚”。后⽤此借代柳公权书法,这⾥借指的是柳⼦⽟的书法。 ④晋庾翼“少时与右军 (王羲之)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忿。在荆州与都下书 云:⼩⼉辈乃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须吾还,当⽐之” (《佩⽂斋书画谱》卷⼆⼗ 三)。家鸡:本家族中的书法⾼⼿,这⾥指的是柳⼦⽟。更:再、复。 《登鹳雀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