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第二课时).ppt

初中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第二课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是 A、扬子鳄 B、蝮蛇 C、大熊猫 D、蜥蜴 2、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 B保护森林 C保护基因库 D保护濒危物种 3、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部法律和文件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哪一部法律与保护动物多样性无关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A A C 课堂练习: 4我国四川省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 保护下列哪组动物 A、大熊猫、麋鹿 B、斑头雁、棕头鸥 C、大熊猫、金丝猴 D、扬子鳄、扭角羚 5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在 , 和 三 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 、 , 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C 遗传物质 物种 生态环境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 作业: 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我国动物资源和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以《动物资源与保护》为主题设计一个小报! 要求:4个同学自由组合,协作完成 !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乱砍乱伐森林,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土法冶炼,破坏环境; 过度开发利用:超量采伐树木,乱捕乱猎,过度捕捞; 环境污染严重:废水废气未加处理而造成环境污染; 偷猎盗猎现象屡禁不止。 学习目标 1 认识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理解动物多样性 的含义,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2 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 3 增强法律意识,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我国脊椎动物特有和受威胁种数统计表 类别物种 我国已知种数 特有种类 受威胁种类 种数 比率% 种数 比率% 鱼 类 3862 404 10.46 6 1.49 两栖类 284 30 10.56 3 10.00 爬行类 376 25 6.65 2 8.00 鸟 类 1244 98 7.88 22 22.45 哺乳类 581 110 18.93 22 20.00 总 计 6347 667 10.05 55 8.25 三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阅读教材,描述我国动物资源面临威胁的原因和形势 1 原因:人类活动引起的 破坏。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乱砍乱伐森林,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土法冶炼,破坏环境; 过度开发利用:超量采伐树木,乱捕乱猎,过度捕捞; 环境污染严重:废水废气未加处理而造成环境污染; 偷猎盗猎现象屡禁不止。 2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威胁的形势 (1) , 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 (2) , , 等野生动物的个体数量骤减或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3)长江中特有的 已经成为我国最稀少的濒危动物之一。 新疆虎 野马 大熊猫 金丝猴 野骆驼 白鳍豚 四、动物多样性及保护 动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二、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一般措施: 1、就地保护 2、易地保护 3、法制教育和管理 概念:为了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珍稀野生动物资源, 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 行保护和管理. 主要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意义:它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邛 崃山系,距成都100余公里,地川盆地与 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错落,最 高海拔6250米,最低海拔1200米。是以 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 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 概念:为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因栖息环境不复存在、种群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使物种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而把这些野生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 备注:对珍稀野生动物进行就地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易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laosh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