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叙事艺术。 1、故事的传奇色彩和戏剧性 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的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故事的传奇色彩和戏剧性是《史记》叙事艺术的一大特色。 鸿 门 宴 司马迁善于在逼真的场景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例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的独幕剧。整个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扣人心弦。人物的出场、退场、神情、动作、语言乃至座位的朝向,都交待得一清二楚。 2、采用互见法叙事 人物和事迹互见,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司马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 3、善于叙写复杂事件和描写各种宏大场面。 司马迁善于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重大的场面中来表现,这样使《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体现出大手笔,大场面,大气度。如“巨鹿之战”、“垓下之战” 。 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 1、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加以传神的描写。 即便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司马迁也能够敏锐的抓住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加以刻画,因此很少有完全雷同的形象。 2、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 如《项羽本纪》之鸿门宴、《魏其武安侯列传》之灌夫使酒骂座和东朝廷辩论。 (鸿门宴遗址) 《史记》与《汉书》 司马迁 (前145—前87年),字子长,生于龙门(陕西韩城县)芝川镇。 第一节?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成书 一、司马迁的生平 1、家庭影响与家学渊源; (转益多师;博览群书;) 2、漫游交游; 3、李陵之祸。 家庭影响: 父亲司马谈曾想修著一部史书但未能如愿,他在遗嘱中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矣。”司马迁流着眼泪对父亲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 三次漫游: 第一次:青年时期漫游 第二次:奉使随征巴蜀以南 第三次:随武帝进行“封禅”大典 李陵之祸: 天汉二年(前99年)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天汉三年,司马迁遭受宫刑。太始元年(前96年)遇赦出狱。出狱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近旁秘书)。 前后心态的巨大变化——发愤著书。 《史记》既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一部饱含作者激情的伟大的文学著作。 二、《史记》体例 《史记》本是史书的专称,司马迁自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汉世习称之,有的称《太史公记》,或《太史公百三篇》,《史记》之称,始见于东汉末,自此才成为专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52万6千多字。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 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 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也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 第二节 史家之绝唱 ——《史记》思想价值 一、司马迁的修史理想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 即探讨天道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时代氛围的笼罩下,司马迁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受天命论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他能从叙述史实出发,客观地反映人物的生平活动,基本上摆脱天道、天命思想的影响。 通古今之变: 就是要通过对三千年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考察 来寻求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为此,司马迁确定了自己研究历史的方法即“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中去寻求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写《史记》,窃比《春秋》寄寓理想于其中。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 二、《史记》的实录精神 《汉书·司马迁传》说学者“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叙)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首先得之于史料的真实性和叙述的科学性。 因职务之便,大量阅读了前代典籍,还参考了皇家所藏文献。《史记》的材料还得之于调查采访。几次出游,更为取材提供了实地调查的机会。 最重要在于“不虚美,不隐恶”。 刘知畿:史有三长:才、学、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