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望湖楼醉书》课件.pptx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望湖楼醉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读古诗 有韵味课堂互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知作者 解诗题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他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诗人简介 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遮盖,遮挡。形容云层很黑。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指狂风席地卷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黑云翻墨未遮山,比喻云天气变化之快明诗意 悟诗情黑云翻墨 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卷地风来忽吹散,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风 望湖楼下水如天。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黑云汇聚图西湖骤雨图狂风散云图雨后西湖图(课后第三题) 抒发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构梳理黑云汇聚图西湖骤雨图狂风散云图雨后西湖图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 、 、 ,写得 , , , ,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主题概括云翻雨泻风卷天晴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拓展延伸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课堂演练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翻墨:形容云层很黑。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二、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间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再见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