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
一、积累运用
1、【来源】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第1题
下面各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且全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赛后的球场,一片狼藉(jí),见此情景,几十名志愿者迫不急待地抄起扫帚,冲进场地,开始打扫起来。
B. 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贻(yí)人笑柄,同时还要懂得感恩、知足,适可而止。
C. 凡事都应该在道理上求得一致认识,随声附和(hé)、委屈求全,以此来维持团队和谐,怎么可能?
D. 台风季节将到,各单位必须未雨筹谋,预作防范。这样,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稳操胜券(juàn)。
2、【来源】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第2题
2014年北京顺义区期末
?? ? ? ?启功先生称自己给学生开设的课程为“猪跑学”。这个词源于俗语“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虽则带有调侃和①的意味,但是,也②地道出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仅就写字来说,是可以【甲】,即“没吃过猪肉”,但是不能【乙】,即“没见过猪跑”。这与梨园行演戏“【丙】”是一个道理。因此,“猪跑学”,要求一个人在读书、治学上要□□□□,有一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以此来辨妍媸、明正误,求得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不能开口就③,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弄错了。
(1) 在横线上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在横线上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自卑②直接③露怯
B. ①自谦②生动③露馅
C. ①自卑②直接③露馅
D. ①自谦②生动③露怯
(2) 根据文意,在【甲】【乙】【丙】三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 【甲】写不对【乙】写不好【丙】宁穿错,不穿破
B. 【甲】写不好【乙】写不对【丙】宁穿错,不穿破
C. 【甲】写不好【乙】写不对【丙】宁穿破,不穿错
D. 【甲】写不对【乙】写不好【丙】宁穿破,不穿错
(3) 填入文中□□□□处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博闻强识
B. 多闻阙疑
C. 博学多闻
D. 旁征博引
3、【来源】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第3题
2014年北京顺义区期末
对下列对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莲”与“怜”、“梨”与“离”谐音。
B.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谜语联,谜底是我们日常用的“暖水瓶”(暖水壶)。
C. 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茶馆门前悬挂的对联。
D.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居题联。
4、【来源】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第4题
2014年北京顺义区期末
慈禧太后生于公元1835年,据说她一生忌食羊肉,宫中称羊肉为“福肉”“寿肉”。按照干支纪年,1835年应该是
A. 乙未
B. 乙酉
C. 乙丑
D. 乙巳
二、文言文阅读
5、【来源】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第5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题。
曾庭闻①自万里归,己酉正月,会酒于三巘,尽欢。壑风十尺,倒上吹墻屋,雨雪杂下。庭闻尽出其所为古文,使予论定。庭闻之文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
予与庭闻为童子时同学,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长,省尊大夫于京师,数过吴门,与吴中名士游,其文斐然一变,而庭闻之名盛于东南。近二十年则出入西北塞外,尝独身骑马行万余里,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而庭闻名在西北,其文又一变。
庭闻间归,相见予于山中,毛衣革踏,杂佩帨带刀砺,面目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及细服缓带为三吴名士时,若隔世人物。呜呼,庭闻之文多秦气,何足异也。
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质。司马迁,龙门人,纵游江南沅湘彭蠡之汇,故其文奇姿荡轶,得南界江海烟云之气为多也。
余读史,尝怪赫连氏②,初无功德,而兴之暴,西夏强且久,与宋室为终始,此必有所以自强固者,不独恃甲兵之力。间披舆图,按其处,距长城外河西数十里,自分力劣弱,终身不能至,详考其兴亡盛衰之迹,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取材于清代魏禧③《曾庭闻文集序》)
??? 注:①曾庭闻(1621—1677),名畹,字庭闻;江西宁都人。崇祯间乡试不遂,远游边徼,寄籍西安。尝省父应遴于北京,诸名公争延之,诗文脱稿辄诵持去,名盛于东南。②赫连氏:在西北建立政权的少数名族。③魏禧(1624—1680),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散文家。
(1)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省尊大夫于京师????????? 省:看望
B. 数过吴门??????????????? 过:错过
C. 故其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