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度和母体效应对萼花臂尾轮虫形态特征的影响及其种群
生态学意义
摘 要
研究轮虫的形态可塑性及其生态机制对于深入了解轮虫的生活史策略以及
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季节变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芜湖市镜湖中常见的萼花
臂尾轮虫为对象,研究了母体形态型以及两种生殖方式下温度对轮虫后代形态特
征的影响,并比较了个体大小不同的轮虫所产后代的幼体耐饥饿能力和种群增长
动态变化差异,以进一步揭示母体效应如何影响轮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种群生态学
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以三克隆萼花臂尾轮虫为对象,研究了温度对轮虫孤雌生殖后代和有性
生殖后代形态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三克隆轮虫孤雌生殖后代的前中棘刺
和前侧棘刺长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延长,其个体体积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
大;A 克隆轮虫孤雌生殖后代的后侧棘刺长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B 克隆轮虫
在三个温度间无显著差异,而 C 克隆轮虫孤雌生殖后代的后侧棘刺长度却随温
度的升高而缩短。A 克隆和B 克隆轮虫所产休眠卵体积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而C 克隆轮虫所产休眠卵体积在中间温度25℃时最大。A 克隆轮虫有性生殖后
代的各棘刺长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个体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B 克
隆轮虫有性生殖后代的各棘刺长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个体体积在中间温
度25℃时最大;C 克隆轮虫有性生殖后代的前中棘刺在30℃时较长,其前侧棘
刺在20℃和30℃时较长,其后侧棘刺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依次逐渐缩短,其个
体体积在30℃时较大。
2. 以三克隆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孵化产生的大小明显不同的两种形态型轮
虫家族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培养时其后代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
表明,三克隆大型轮虫后代在 20℃低温时的个体体积并没有显著增大,而此时
三克隆小型轮虫后代却均显著增大了个体体积。三克隆大型和小型轮虫后代在
30℃高温时的个体体积均显著减小,但是小型轮虫后代个体体积减小的程度明显
小于大型轮虫的后代。三克隆两种形态型轮虫在 25℃条件下继续长期培养后,
大型轮虫后代的个体体积依然显著大于小型轮虫后代;三克隆小型轮虫在 20℃
低温下长期培养产生的后代虽然个体体积有所增大,但是仍然小于大型轮虫在
I
20℃低温下长期培养产生的后代。B 克隆和C 克隆大型轮虫在30℃高温下长期
培养产生的后代个体体积有所减小,但是仍然大于小型轮虫在 30℃高温下长期
培养产生的后代;而A 克隆大、小两种形态型轮虫在30℃高温下长期培养产生
的后代个体缩小后的体积是相似的。三克隆轮虫两种形态型母体后代的头部口径
和各棘刺长度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是相似的,均在低温或者较低温度下显著延
长,而在高温或者较高温度下显著缩短。
3. 对三克隆两种形态类型萼花臂尾轮虫的幼体耐饥饿时间和种群增长动态
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大小变化对萼花臂尾轮虫幼体耐饥饿时间
和种群增长模式的影响因轮虫克隆的不同而异。A 克隆和 B 克隆轮虫的幼体耐
饥饿时间在两种形态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而C 克隆轮虫大型个体的幼体
耐饥饿时间显著长于小型个体。A 克隆大型轮虫种群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小型轮虫
种群,B 克隆大型轮虫种群增长速度显著小于小型轮虫种群,而C 克隆轮虫两种
形态型轮虫种群增长速度相似,但是三克隆轮虫的大型和小型轮虫种群的最大种
群密度间均无显著差异。三克隆轮虫的两种形态型种群在种群数量增长的初期均
不产生混交雌体后代,但是后期大型个体种群的后代混交率显著高于小型个体种
群,而且 C 克隆轮虫的两种形态型种群之间差异最大,B 克隆居中,A 克隆最
小。克隆对萼花臂尾轮虫幼体耐饥饿时间和种群增长模式的影响因轮虫形态型的
不同而异。小型轮虫中,A 克隆轮虫幼体耐饥饿时间显著长于C 克隆轮虫,而它
们均与B 克隆轮虫无显著差异;B 克隆轮虫种群增长速度最快,C 克隆居中,A
克隆轮虫最慢;然而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轮虫,A 克隆和 B 克隆轮虫的最大种
群密度均显著高于C 克隆轮虫,而前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大型轮虫个体中,C 克
隆轮虫幼体耐饥饿时间显著长于A 克隆和B 克隆轮虫,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
异;A 克隆轮虫种群增长速度最快,B 克隆居中,C 克隆轮虫最慢;A 克隆轮虫
种群后代混交率最小,B 克隆种群居中,C 克隆种群最高。
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EVA-BS模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价值评估研究.pdf
- 基于WOA-LSTM的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pdf
- 基于多维度模式识别的会议照片自动筛选策略研究.pdf
- 基于深度学习的资本资产定价研究.pdf
- 基于鼠标轨迹和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pdf
- 基于危机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反竞争情报机制研究.pdf
- 监管问询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探讨——以_ST高升为例.pdf
- 江铃福特轻客品牌族群生态圈演化研究.pdf
- 江西省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研究.pdf
- 江西省乡村公共信息移动传播的困境与策略.pdf
- 农业企业数字化种植技术应用案例: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docx
- 绿色物流新视角:2025年自动驾驶卡车在环保物流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小众化消费市场细分市场细分行业政策分析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智能手表与GPS定位功能结合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小众化消费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消费者需求分析与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报告[001].docx
- 体检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竞争格局与服务质量提升关键路径.docx
- 基于2025年换电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可行性研究.docx
-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在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风险预警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在医疗科研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企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