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第一节 概述第1页/共157页定义分类抗菌作用机理抗生素相互作用生物合成第2页/共157页定 义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常以极小的浓度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强力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第3页/共157页原定义不完善之处:来源:不仅微生物,还有全合成、半合成等作用范围:不仅抗细菌,还可抗肿瘤,抗立克次体、抗病毒、抗螺旋体、抗真菌、抗阿米巴原虫等感染。还具有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等作用。 第4页/共157页分 类 抗生素可按化学结构类型、生物来源和药理作用等不同的方式分类。第5页/共157页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四、土、金、多西、米诺氨基糖甙类:链、庆大、卡那、阿米卡星、妥布、小诺、新、西梭、大观、巴龙大环内酯类:红、麦迪、罗红、琥乙红、阿齐、克拉、交沙、柱晶白、氯霉素类:氯、甲砜其他类:利福、多粘、林可、两性、磷按化学结构类型第6页/共157页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青霉素G、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头孢菌素类(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他定、头孢吡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第7页/共157页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头霉素: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泰能 、硫霉素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第8页/共157页抗G+:青、头孢一代、大环内酯抗G-:氨基糖甙、多粘、头孢三代广谱:四、氯、头孢四代抗真菌:两性、制霉、曲古、灰黄抗肿瘤:放线菌素、博莱、平阳、丝裂、柔红、阿、按药理作用第9页/共157页抗菌作用机理1、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毒性很小)2、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四环素、氨基糖苷、大环内酯、氯霉素3、抑制细菌核酸的复制和转录:利福平4、损伤细胞膜: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第10页/共157页抗生素相互作用第一类:速效杀菌剂(能迅速杀灭繁殖期细菌)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第二类:缓效杀菌剂(主要杀灭静止期细菌) ——多粘菌素、氨基糖甙类、利福霉素类第三类:速效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生长) ——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第11页/共157页第一类与第二类联用—— 协同作用第一类与第三类联用—— 拮抗作用第12页/共157页生物合成发酵:是微生物在人工环境下进行新陈代谢产生抗生素的过程,是生物合成的关键。提纯:从发酵液中提取、精制抗生素的过程,使其达到药典要求。第13页/共157页发酵:高产率的优良菌种——生物合成的基础适宜的培养基—适宜的发酵条件——温度、pH、空气、搅拌、消 沫、防染菌C源:淀粉、葡萄糖、乳糖N源:黄豆饼粉、玉米浆、蛋白胨无机盐:S2- P3+ Mg2+ Zn2+ K+前体物质(构成抗生素分子部分结构的物质):控制微生物定向合成第14页/共157页提纯:溶剂法:青、红、四离子交换法:链、庆大、卡那沉淀法:四、土、青吸附法:丝裂(自力)第二节 β-内酰胺类第15页/共157页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结构比较典型药物:青霉素G钠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16页/共157页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结构比较青霉素头孢菌素第17页/共157页共同点:1、都有β-内酰胺环(抗菌必需基团);极不稳定,易开环失活。2、都有一个羧基,显酸性,与碱成盐增大水溶性;3、都有一个酰胺侧链。酰胺基上R的不同,构成各种抗菌谱、理化性质、抗菌活性不同的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4、 β-内酰胺环为平面型结构,但两个稠合环不在同一平面上。第18页/共157页不同点:青霉素头孢菌素手性碳(有旋光性)3*8个光学异构体2*4个光学异构体母核氢化噻唑环并β-内酰胺环氢化噻嗪环并β-内酰胺环稳定性不稳定N1未用电子对参与双键共轭;六元环张力小于五元环青霉素钠第19页/共157页结构及命名来源理化性质用途第20页/共157页编号见P212Penicillin盘尼西林青霉素G钠、苄青霉素钠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第21页/共157页来 源 霉菌属青霉菌所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抗生素,统称为青霉素。天然的青霉素共有7种,其中以青霉素G和青霉素Ⅴ的含量较高,效用较好,其钠或钾盐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青霉素虽然已能化学合成,但收率很低,无实用价值,目前仍然用生物合成法制取。第22页/共157页理化性质1、物理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有引湿性,易吸潮;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溶解,在脂肪油或液状石蜡中不溶。游离的青霉素呈酸性(-COOH)(pKa2.70~2.76),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如醋酸戊酯、乙醇、氯仿、乙醚)和过量的盐酸。第23页/共157页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