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会计学第1页/共23页一、维生素C ( Vitamin C VC)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呈白色粉末,无臭,味酸,熔点190~192℃,易溶于水和甲醇,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受光、热、氧等破坏,在碱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快,但干燥结晶后较稳定。V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 第2页/共23页获得维生素的方法提取法:从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物和药用 植物中浓缩、 提取。目前只有极少数维生素采用提取法,例如维生素A、E。生物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微藻类的生物转化法,目前发展很快。化学合成法:目前生产维生素的主要方法。维c合成方法莱氏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合成法第3页/共23页二、目前合成方法第4页/共23页1、莱氏法 1933年瑞士化学家莱齐特因等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维生素C,也称莱氏法。该法主要以D-山梨醇作为原料,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的方法,也是国外采用的方法。工艺路线主要如下:黑醋菌的发酵氧化丙酮D-山梨醇L-山梨糖二丙酮-L-山梨糖 硫酸次氯酸纳氧化化学转化酸化维生素C双丙酮-2-酮基-L-古龙酸双丙酮-2-酮基-L-古龙酸钠HCl第5页/共23页莱氏法的优缺点优点:该法生产的维生素C产品质量好、收率高,达60%,而且生产原料易获得,中间产物化学性质稳定,一直是国外生产维生素C的重要方法缺点:生产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第6页/共23页2、微生物发酵合成法D-山梨醇途径L-山梨糖途径L-艾杜糖酸途径2-酮-D-葡糖糖酸途径2,5-二酮-D-葡糖糖酸途径2-酮-L-古龙酸途径第7页/共23页三、二步发酵法生产工艺 六条不同的途径最终都是以2-酮-L-古龙酸为最终产物,在经过化学转化合成维生素C。其中只有第二条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此即为我国自行开发的二步发酵法。二步发酵工艺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制药厂于1975年合作发明的,此法进一步发展了维生素C的生产,是目前唯一成功应用于维生素C工业生产的微生物转化法。有什么优点呢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和三废污染少等。1985年转让给世界上生产维生素最大的企业——瑞士霍夫曼·罗氏制药公司。第8页/共23页(一)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发酵、提取、转化、精制四个过程。总的工艺路线:第一步:H2 催化D-葡萄糖D-山梨醇黑醋酸菌L-山梨糖第二步:内脂化 烯醇化维生素CL-山梨糖小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大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等伴生菌混合发酵2-酮基-L-古龙酸(2KGA)第9页/共23页(二)、具体步骤1、发酵:在氢气、黑醋酸菌的作用下通过一步和二步发酵得到古龙酸钠发酵液。 2、提取:发酵液上清液离子交换加热凝聚浓缩二次离子交换滤液离心过滤结晶干燥古龙酸去转化甲酯化、类酯化3、转化:浓缩离心分离酸化脱色维c钠离心分离结晶离心分离粗维c第10页/共23页粗维c溶解脱色活性炭、热的去离子水过滤结晶离心过滤母液回收真空干燥过筛、包装维c成品第11页/共23页四、菌种的制备及种子的扩大培养(1)、第一步发酵1、菌种:一步发酵中所用菌种为生黑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melagenus),简称黑醋菌。最常用的生产菌株为R—30,其主要特征是:细胞椭圆至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大小为一0.8)um x(1.0-2.2)um。端生草根鞭毛运动,菌落边缘整介,微显浅褐色。生长最适温度为34℃±l℃,氧化D-山梨醇的发酵收率可达98%以上。2、一级种子扩大培养:种子培养基成分为:山梨醇20%,酵母膏%,碳酸钙0.15%,无机盐溶液%。其中,无机盐溶液的组成为:MgSO4·7H2O /100 mL,(NH4)H2PO47.5g/100mL,KH2PO45g/100mI,K2SO4/100ml.PH6.7,121℃,30min灭菌。3、第一步发酵培养:发酵液培养基成分为:酵母膏%,碳酸钙%,玉米浆%,复合维生素%,山梨醇浓度视需要而定,该氧化反应的耗氧量较大,所以通气比要求1:1VVM以上。即使在通气量较大,且搅拌转速较高的条件下,发酵至4h后溶解氧浓度急剧下降,甚至接近于零。直到10h左右才逐渐回升。当溶解氧浓度回复至最高点,成水平直线时,表示该反应已达终点。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的生物转化率达98%以上。发酵液经低温60℃灭菌20min,冷却至30℃,作为第二步发酵的原料。第12页/共23页(2)、第二步发酵法1、菌种:第二步发酵采用的菌种为由大、小两株细菌组成的混合菌种。小菌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大菌可采用巨大芽孢杆菌,称2980菌;或蜡状芽孢杆菌,称152菌,或浸麻芽孢杆菌,称169菌。也可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