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材分析 :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和电能。对于化学反应中的热能 ,教材除引出化学反
应中的吸热、放热反应等热量变化现象和概念外 ,主要是借助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揭示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并探讨其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对于化学反应中的电
能 ,教材主要介绍原电池原理及应用——化学电池。热能和电能作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的例子 ,教材的侧重不同,前者侧重揭示能量变化的本质 ,后者侧重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原理。木节重点知识理论性强 ,微观分析多 ,较为抽象;知识内涵丰富,信息量大。
课标要求 :
1.知道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的特点。
2.掌握构成电池的要素 ,了解不同电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3.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
锌铜稀硫酸原电池 :Zn+H SO ZnSO +H ↑
2 4 4 2
Zn -2e- Zn2+
+ -
2H +2e H ↑
2
温
故
求 Cu或C
新 稀硫酸
1.原理 :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分析 :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 ,一般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或
在负极上被氧化),氧化剂(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
3.确定两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利用反应 “Fe +Cu2 + = Fe2 + +Cu”设计一个原电池
- 2 +
Fe-2e = Fe ,
典 故只能用铁做负极 A
Fe Cu
例
2 + -
Cu +2e =Cu,
分 故正极材料只需要活泼性比铁弱
析 即可 ,如 :铜、银、石墨等
CuSO 溶液
Cu2 + 4
为可溶性铜盐。
理论上讲 ,任何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选择适宜的材料
3+ 2+
和试剂 ,请利用反应 “Fe+2Fe 3Fe ”设计一个原电池。
回答下列问题 :
(1)用双线桥分析上述离子反应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______________;
- 2+
其中氧化反应的半反应可表示为 “Fe -2e Fe ”,则还原反应的半反应
3+ - 2+
2Fe +2e 2Fe
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设计成原电池
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化学反应与热能.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硫酸.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硫与二氧化硫.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烷烃的性质.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无机非金属材料.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硝酸.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乙烯.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公开课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pdf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课件氨与铵盐.pptx
- 高中化学新教材优质课课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pptx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