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历史.pdfVIP

心肺复苏的历史.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的历史 所有有生命的机体都面临着两个基本的问题:衰老和死亡。人类也不例外,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 也就在一步步迈向死亡,因此一个人的出生也就意味着死亡。为了延缓衰老, 从古到今人们想出了许多长生不老的方法,催生了一个个返老还童的奇思遐想。为了战胜死亡, 特别是当人濒临死亡的危急关头,使用一切手段挽留生命,延长生命成为人们一直的努力方向。 这一切手段包括的内容很多。复苏术就是当人们面临死亡时所采取的挽救措施, 目的是试图让患者从“死亡”的边缘起死回生。经过千百年的摸索和实践, 人类终于从原始的祈求神灵庇护的巫法发展到现代的心肺复苏术。 结果也从早期的没有效果到现在的抢救成功率逐渐增高 。 (一)古代的复苏术 由于科学发展及人们医疗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使得古代复苏术千姿百态,方法各异,效果不佳。 但是人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复苏方法,直到现代心、肺、脑复苏术的诞生, 从死亡线上挽救了无数生命。 1.利用体位复苏: 约3500年前,埃及人对溺水的患者使用了倒挂法,将溺水者头朝下,双脚挂在树上, 这一方面有助于排除肺内的积水,增加肺内氧交换的面积,另一方面增加了胸腔里的压力以帮助呼气, 压力减小后有助于吸气。这一方法在欧洲盛行了很长时间。 18世纪,复苏术的发展与溺水的联系尤为密切,在没有电、没有汽车等现代文明的过去, 溺水死亡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们在救治溺水的过程中发展了复苏术,当时有“马背复苏法”和 “酒桶复苏法”。马背复苏是将患者横向俯卧在马背上,驱马跑动,由于躯体在马背上反复颠簸, 使患者胸部周期性的受压放松,若胸内压随颠簸撞击的频率而有节律的变化,则可恢复呼吸。 “酒桶复苏法”是将患者俯卧于酒桶上,施术者或医生用手拖起患者的双下肢,将患者前后拖动, 随着酒桶的滚动,患者胸内压增加或减低而引起通气。 2.利用刺激复苏: 1000多年以前,中国的针刺人中穴位,救治突然意识丧失或实际是濒死的患者。 1 / 3学习交流文档 用羽毛刺激溺水患者的咽部诱发呕吐,以除去吞咽的水。用烟草或浓香料的烟雾熏蒸直肠。 19 世纪俄国人曾将患者竖直埋入土中,头和胸部暴露,然后向其面部泼冷水刺激患者苏醒。用高声叫喊、 掌击、牵拉直肠、摩擦躯干、在患者鼻子下面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例如氨), 甚至用鞭苔等各种办法,用于复苏的尝试,目的是试图用各种刺激的方法唤醒患者。 3. 利用热能复苏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生命终止时躯体变凉,因而将生命与温暖联系起来。人们认为,为了防止死亡的出现, 身体必须保暖。于是出现了将热灰烬或热水直接放置于躯体上的方法。 16 世纪人们常用风箱将壁炉里的热空气和烟吹入需要救生患者的口内,保持患者的躯体的温度。 对溺水的患者进行温暖方法治疗。在溺水患者附近点燃炉火或者将其埋入暖沙中,或为其洗热水澡。 还有让两个自愿者与其同卧一张床上用体温进行取暖。 4. 人工复苏呼吸: 公元前 800 年左右,先知 Elisha 就有口对口救活一个孩子的描述。“他伏在孩子的身上,用嘴对着孩子的嘴, 眼睛盯着孩子的眼睛,手握住孩子的手”用这一方法救活了一名濒死的儿童。 助产士成功地应用这一方法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并且沿用至今。 公元 175 年,希腊人 Galen 首次描述了风箱通气,即用风箱与一管道连接,管道置于患者口中再挤压风箱, 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引起患者肺扩张。 公元 200 年左右,我国外科鼻祖华佗在抢救心搏呼吸停止的患者时,应用了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 这是世界医学书籍中关于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最早的详尽记述。1744 年 Tossach 报道第一例 口对口人工呼吸成功。1892 年法国人推荐牵拉舌法即掰开患者的嘴,用力而有节律的把舌头拉出与回复 以建立人工呼吸。 (二)现代心肺复苏术 Peter Safar 提出将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这两种复苏方式结合起来将会对复苏效果大大提高,并明 确地将其定义为心肺复苏(CPR)。 20 世纪 50~60 年代,对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体系 与学说的建立,成为现代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的里程碑。现代心肺复苏建立了基本程序,即 A(airway, 畅通气道)、B(breathing,正压人工通气)、C(circulation,人工维持循环)、;D(defibrillation, 电击除颤/复律)。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表电击除颤/复律是现代复苏三要素。 1962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