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短歌曹操 央视朱广权老师说过一段话:“当你背过那么多古诗词后,你会发现你曾和庄子一起坐大鹏之背,扶摇九天;和司马迁看过江山无常,繁华落尽人世间;和曹操横过槊;和李白醉过酒;和陶渊明采过菊;和白居易折过柳,这样的文字才是真正的不朽。”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不朽的文字,一起来感志士之慨,悟隐士之情,走进那个“风流、风情、风度、风姿”的魏晋时代。“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周瑜等人固然算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 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赤壁之战,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建安风骨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它“三曹”鼎力、“七子”雄发,这就是建安时期。 “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祯)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建安风骨 被后世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赏析:《白马篇》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形象,它就是曹植的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其中的积极进取、一心报国的正气正是建安风骨的体现。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赏析:这首诗被后人称为汉末的实录,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史诗。全诗表现出诗人英明的政治洞察力,对上下曾军阀内讧的愤慨,以及对下层将士、百姓痛苦的忧心,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其中的慷慨悲凉之气,也正是建安风骨的体现。文学常识歌行体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的,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小组合作: 学生朗读这首诗,边诵边读,用“/”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说这首诗的押韵特点。整体感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整体感知明确:押韵特点:①不是一韵到底,而是以四句为一组,每四句一换韵;②每一组基本上第一、二、四句押相同或相似的韵,第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篇+课件51张.pptx
- 2015高考语文全国II文言文题评讲(来护儿)+课件21张.ppt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28张.pptx
- 2015全国高考语文I文言文题评讲(孙傅)+课件15张.pptx
- 2016全国高考语文III文言文题评讲(傅珪)+课件17张.pptx
- 2016高考语文全国II文言文题评讲(陈登云)+课件13张.pptx
- 2016高考语文全国I文言文题评讲(曾公亮)+课件17张.pptx
- 2017年高考语文III卷文言文题评讲(许将)+课件16张.pptx
- 2017年高考语文II卷文言文题评讲(赵熹)课件28张.pptx
- 2017年高考语文I卷文言文题评讲(谢弘微)+课件18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