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轻型客车在
轻型客车在 2005 年之前,是指车长大于 3.5 米、小于 7 米的载客汽车,从 2005
年开始,全国汽车行业的统计工作归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行业实行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根据新的车型统计分类,轻型客车指不超过 9 座的客车。
1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正持续稳步地增长,中国的汽车工业也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之一的各种轻型客车相继涌入市场,中国目前有不同规模的生产厂家近 300 家,生产各种类型的轻型客车约 2000 种,轻型客车工业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 轻型客车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 按照我国的汽车技术标准,将轻型客车(Light Bus)定义为??车辆长大于3.5 米且小于或等于7 米的客车”, 俗称面包车。而长期以来国内习惯上将乘员人数 8 至 20 左右的客车称为轻型客车。国外对这类客车有相似的定义,例如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规定,按尺寸可以将客车分为特小型、大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 5 类,而其中的特小型客车定义为“除驾驶员外可乘 8 至 16 人,总质量不超过 5 吨,总长在 6 米以内的客车。”而小型客车则定义为??除驾驶员外,可乘 16 人以上,总质量超过 5 吨,总长在 6 至 8 米的客车”.这两类客车的定义基本与我国的相符·而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中,这两类客车年产量占客车年总产量的 35%以上。由此可见它们在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地位
客车结构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6 米轻型客车销量多,应用广,但大多超重。研制轻量化的轻型客车,是客车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某 6 米轻型客车车身骨架的弯曲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分析。
客车及其结构
所分析的轻型客车车身结构为半承载式,采用江淮客车底盘,发动机前置后驱动。前悬架为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后悬挂采用少片簧。客车造型采用安全性好的凸头型。
该车主要技术参数:总长为 5940mm,总宽为 2000mm,总高为 2200mm,轴距为 3450mm, 最大总质量为 4380kg。
底盘的车架为边梁式车架,其槽形纵梁用壁厚为 5mm 厚的钢板冲压而成。车架前后轴处贴焊 3.2mm 厚的槽形钢板形成闭口。牛腿采用 4mm 的钢板冲压而成。车身骨架多数杆件采用闭口矩形钢管焊接而成,少数杆件采用开口型材。由车架、牛腿和底横梁焊接而成的车架改制总成,是车体完整骨架的底部基础,车身骨架通过底横梁及牛腿与车架连接。侧围蒙皮为张拉蒙皮。
车身骨架采用两种材料:
骨架的大部分杆件,包括地板横梁、侧围立柱、门立柱、侧围搁梁、腰梁、侧窗框、前后围柱梁,采用的型材材料为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Q345(16Mn)。
牛腿座、后裙边梁的材料为普通碳素结构钢 Q235(A3 钢)。所用的材料特性如表 1。
表 1 材料特性点击图片查看大图计算分析方法
表 1 材料特性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本文采用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为了便于进行设计改进,本文采用壳单元、梁单元和膜单元混合建模方法:即底盘和牛腿采用壳单元,侧围蒙皮采用膜单元,其余车身骨架则用梁单元进行建模。壳单元和梁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节点耦合。
用壳单元 Shell63 模拟车架和牛腿,用空间薄壁梁单元 Beam4 模拟车身骨架杆件,包括车架改制总成上的底横梁。底横梁单元的节点与对应的车架或牛腿上壳单元的节点采用耦合连接。对于蒙皮框内无斜撑杆的张拉蒙皮用膜单元模拟。对于框内有斜撑杆的张拉蒙皮,则将其忽略。车身结构离散化为 1884 个节点,1947 个单元,其中包括 1586 个壳单元,353 个空间梁单元,8 个膜单元,计算模型如图 1 所示。用 17 组梁断面参数分别描述结构中的空间薄壁梁单元。支承结构也用 2 组 10 个特殊的空间梁单元加以模拟。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 1 客车结构计算模型
图 1 客车结构计算模型
客车行驶在各种工况下,车身可能因疲劳载荷而损坏,也可能因偶然的大载荷,使工作
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而破坏。经验证明,如果车身能承受最大的偶然载荷的作用,则它的疲劳强度也就足够。在各种工况中,对客车车身强度影响最大的工况为动载的弯曲工况和弯扭组合工况。本文先分析动载的弯曲工况。
弯曲工况相当于前后车轮同时驶过相同高度的突起或洼坑时,车身结构所承受的动载
弯曲工况相当于前后车轮同时驶过相同高度的突起或洼坑时,车身结构所承受的动载
荷。以下式为计算弯曲载荷的加载数值:
P =[W+m+10·N+G]·9.81·K
1
式中:W—骨架质量,按杆长分布作用在骨架上。
m—载质量,取 1100Kg。
N—乘员总数,10·N 为座椅加载质量。
G—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电瓶和备胎等质量,按安装部位加载。
K—动荷系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