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
目录导入新课01背景介绍02整体感知03课后思考04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PART 01
导入新课在封建社会,讽谏帝王往往会招致祸患,比干被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受宫刑,便是千古明证。然而,也有不少人以善谏、敢谏而名垂青史,如果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和邹忌,他们都是委婉而讽的典型,那么,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便是直言敢谏的代表。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致祸患,反被唐太宗视为一面明镜,并以其策治国,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读过了这篇《谏太宗十思疏》或许你就找到了答案。
唐太宗和魏征有趣的故事(一)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子被憋死在怀里。
唐太宗和魏征有趣的故事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二)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第二部背景介绍PART 02
作者介绍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参与朝政,校订秘府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另有《次礼记》20卷,时称良史。魏徵在历史上以能犯言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徵提倡“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史以“诤臣”称之。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朕亡一镜矣。”
释题以及背景“疏”是一种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即奏折。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弦、韦是用以警戒之物)
释题以及背景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第三部分:整体感知PART 03
知识梳理①浚(jùn)其泉源 ② 无疆(jiānɡ)之休③ 戒奢(shē)以俭 ④ 塞(sè)源⑤ 殷(yīn)忧 ⑥ 载(zài)舟覆舟⑦ 懈(xiè)怠 ⑧ 壅(yōnɡ)蔽⑨ 黜(chù)恶 ⑩ 谬(miù)赏重要字音
整体感知1.魏征劝谏唐太宗“十思”的最初出发点是什么?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古代劝谏帝王是冒险的事,很多忠臣义士尽忠劝谏,却不得善终。但魏征劝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赞扬。那么魏征又是如何劝谏唐太宗“积德义”的?
自学指导一【研读课文,理清第一段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高使……稳固疏通、深挖树的根德政与信义明智的人最愚昧无知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行节俭掌握帝王的重权在天地间有重大地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希望治理的好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变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