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观潮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docx

1.观潮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1.观潮 单元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清文脉,把握主要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认识绿线格内的12个生字,理解“笼罩”“逐渐”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学习第一小节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习第二小节,体会潮来之前江面的平静。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2.“观”的意思是?(看)“潮”指的是哪里的“潮”?(钱 塘江大潮) 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赞美的诗句。 出示,引读: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刘禹锡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 4.作者又是如何赞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中有一句话,你能找到吗?指读 出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5.板书“天下奇观”在这里的“观”还是“看”的意思吗? 出示《新华字典》中对“观”的三种解释,请生选择。(看到的景象)那么奇观的意思就是?(奇特的景观) 6.究竟是何种景象能称为天下奇观,作者又是如何来写这天下奇观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第一小节 1.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字词会读吗?指名分行读 海塘大堤 宽阔 笼罩 闷雷滚动 逐渐 犹如 山崩地裂 震得颤动 霎时 余波 漫天卷地 相机正音:闷(第一声) 崩(后鼻音) 震(前鼻音) “笼罩”的意思是?(广泛的覆盖)“笼”还有一个读音,读作第二声,鸟笼的笼,那么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范写这个词 逐渐的意思是?找近义词(逐步 渐渐)关键笔画泛红 打开课文纸 临写一遍 3.把这些词语放入语句中,你会读吗?(指名一组开火车朗读)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3)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4)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再看看这些语句,你有什么发现 ?(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 4.再把语句带到文章中去看一看,哪些小节分别写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景象?在作者的描写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的画面,你能不能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分小节朗读) 5.那么第一小节又写了什么呢?课一开始,我们就已读过,现在我们再读读、品品,你觉得这样开头,好在哪里?生自读 交流 指导朗读 预设: 言简意赅,点明中心“天下奇观”,引出下文。 寥寥数语,却深入人心,让人能记住。 虽然简短,惜字如金,读来却感觉有力。 6.其实很多写景的文章,都喜欢用这样简短的开头, 如:出示《西湖》的开头,指读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我们知道课文接下来就描写了——(西湖的美景,为何它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再比如,我们高年级即将学习的一篇课文《黄果树瀑布》,出示开头,指读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虽然我们没有读过课文,但我们能想到接下来作者一定会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样子,为何说它是大自然的杰作) 今后我们再写景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干净有力的开篇。齐读第一小节。 7.小结文章结构 指板书:作者开篇就点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他又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这一奇观,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通过这样的顺序就让我们看到了潮水的变化。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潮来之前,江面是什么样的?用笔画下来。 2.潮来之前,江面是什么特点?(平静)从哪里能感受到?指导读好 3.再来看开头的第二节,除了写潮来前江面的平静,还写了些什么? 预设1:写了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好地方。 引导:(1)这其实在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你能不能抓住这几个要素,再结合第一小节的内容,对课题进行扩充,说说文章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农历八月十八我们来到海宁市的盐官镇观看钱塘江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