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33页益生菌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摄入适当量乳杆菌属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双歧杆菌属 活菌第一页,共34页。第2页/共33页益生菌的特殊性第二页,共34页。与普通食品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同,益生菌是活的有机体基因交流代谢的不确定性菌株与人体关系的复杂化第3页/共33页肠易激综合征 抑制内源性致病菌炎症性肠病 平衡肠道菌群 平衡免疫反应定植抗性防治过敏反应 抑制外源性 致病菌 免疫调节 增强固有免疫 益生菌 为结肠上皮补充短链脂肪酸和维生素降胆固醇 降低结肠癌风险 胆盐降解和分泌营养作用 增强乳糖耐受 水解乳糖代谢活性 降低肠道毒性和致突变反应第三页,共34页。第4页/共33页人类来源能黏附于肠道上皮细胞 耐酸耐胆盐 临床和实验证明有有益作用 益生菌菌株筛选原则能定植于人类肠道 产生抗菌物质 在食品和临床应用中安全 在食品和临床应用中安全 拮抗病原菌 第四页,共34页。第5页/共33页食品安全性评价(GBI15193.1-94)第五页,共34页。第6页/共33页益生菌的安全性感染能力- 肠球菌属 乳杆菌属 链球菌属有害的代谢产物- D-乳酸酸中毒 生物胺 胆盐解离 肠黏膜脱落活性有害的代谢产物感染能力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价基因转移免疫刺激反应免疫刺激反应- 超敏反应基因转移- 耐药基因除一般食品药品的安全性实验第六页,共34页。第7页/共33页Possible safety evaluation criteria of probiotic bacterial strainsPropertyIn vitroIn vivo有害的代谢产物Metabolic activityD乳酸脱氢酶(D-Lactate Dehydrogenase)氨基脱羧酶例如:酪氨酸脱羧酶(tyrosine decarboxylase), 色氨酸脱羧酶(tryptophan decarboxylase) 偶氮还原酶(Azo reductase) 硝基还原酶(Nitro reductase) 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 β-葡萄糖苷水解酶(β-glucosidase)Bile salt 7-hydroxylaseMucin degradation亚硝化N-nitrosation感染性InfectivityPlatelet aggregationAdhesionHaemolysisAggregation of erythrocytesEpidemiologyLethally irradiated mice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Plasmid transferPlasmid transfer in mice免疫Immune functionPhagocytosisCongenital immune deficient mice第七页,共34页。第8页/共33页微生物感染潜力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主要为非致病菌,有些分离株为机会感染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主要为非致病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主要为非致病菌,有些分离株有感染性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口服链球菌主要为非致病菌(包括嗜热链球菌),有些分离株可能引起机会感染。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有些菌株为机会致病菌,具有溶血性和抗生素抗性。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主要为非致病菌,有些分离株引起人的感染。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主要为非致病菌,有些分离株引起人的感染。系统性感染食品和药品风险评价的重要指标就是不具有潜在的病原菌感染。益生菌用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安全情况第八页,共34页。第9页/共33页两例与益生菌(L. rhamnosus )摄入相关案例(Rautio et al.,1999; Mackay et al., 1999).113例与酵母有关的血管导管感染病例 (Hennequin et al., 2000).23例与益生菌摄入相关的杆菌感染报道 (Spinosa et al., 2000; Oggioni et al., 1998; Richard et al., 1988) 包括7例B.subtilis菌血症,败血症和胆管炎,所有病人都具有潜在疾病3肠球菌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并且分离到的菌株越来越多的具有万古霉素耐药性4感染案例第九页,共34页。第10页/共33页病例 1患者:一位74岁老年妇女。病史:此患者患有患有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还有右肺肺炎和右侧脓胸,并由此引发右侧肝脓肿。肝脓肿的抽提物中分离出了 L. rhamnosus。这位妇女被报道在发现症状前的4个月内每天服用0.5L含有L. rhamnosus GG 的酸奶制品从病灶中分离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