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游走性舌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化性唇炎 为过度日光照射引起的唇炎,多发生在夏日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以水肿、水疱、糜烂、结痂和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 慢性以粘膜增厚、干燥秕糠样白色鳞屑为主要症状 病因 系对日光中紫外线过敏所致 光敏感者,经过一定剂量的日光照射后,除黑色素生成外,还会发生细胞内和细胞外水肿、胶原纤维变性、细胞增殖活跃等变化,症状轻重与光线强弱、日光照射时间长短、范围大小以及对光线敏感度有关。 光敏感与卟啉代谢有关 1)与肝疾病有关 肝疾病能引起体内卟啉代谢障碍 2)摄入含卟啉较多的食物 如菠菜、油菜、芹菜、胡萝卜、橙子、芥菜等 3)药物引起卟啉代谢障碍 磺胺、四环素、金霉素、 氯丙嗪、异烟肼等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农民、渔民及户外工作者;50岁以上男性多发。 有明显季节因素,好发于夏季,春末起病,夏季加重,秋季减轻或消退。 本病根据起病快慢及临床症状轻重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光化性唇炎和慢性光化性唇炎 急性光化性唇炎 发作前常有暴晒史,起病急,多见于下唇 唇红区首先出现广泛性充血、水肿;继而出现深红斑、肿胀、水疱、糜烂,表面覆以黄棕色的“血痂”,患者灼痛感明显,伴有瘙痒感 继发感染后可出现脓性分泌物,结成“脓痂”,疼痛加重,病损愈合后可留下“瘢痕”。 病变常累及整个下唇,影响言语和进食 发病期间,患者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变在2—4周内可能自愈,也可转化为慢性光化性唇炎 慢性光化性唇炎 潜隐发病或由急性转化而来。早期下唇干燥,不断出现“白色细小秕糠样鳞屑,厚薄不等,鳞屑容易剥去,无分泌物,脱落后又生”新屑“,日久致唇部组织出现”皱襞和皲裂“。 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发展为”疣状结节“,久治不愈,易演变成为”鳞癌“ 口周皮肤脱色变浅,伴灰白色角化条纹和肿胀;患者常因 唇部及其周围干燥不适而用舌舔唇,引起口周1—2cm宽的帯状皮炎 诊断 日光暴晒史 糜烂”结痂“或”脓痂“,干燥脱屑,口周皮肤白色角化条纹或肿胀 根据病程和是否糜烂、结痂、瘙痒等判断急性或慢性 组织学检查明确病变程度 鉴别诊断 口腔单纯疱疹 病毒感染史,糜烂前出现”成簇状小水疱“ ,易破后形成糜烂面。自愈倾向大 急性盘状红斑狼疮 除糜烂结痂外,能见到病损周围存在白色放射状条纹形成的围线或珠光白色条纹;常伴皮肤病损 慢性脱屑性唇炎 无暴晒史,好发于寒冷大冬季,常见于30岁左右女性;主要为白色或褐色脱皮、脱屑,白色而菲薄,强行撕去,可出血,引起灼痛或刺激痛。不会累及口唇周围皮肤 治疗及预防 1、避免使用成为诱因的唇膏或某些致敏性药物或食物 2、 尽可能避免日光暴晒,户外活动时带伞或草帽遮蔽 3、局部涂擦防光剂 3%氯喹软膏、5%二氯化钛软膏 4、全身用药,增强对紫外线的耐受性 磷酸氯喹 口服 0.125—0.25g/次,2次/日,逐渐减量 对氨基苯甲酸 口服 0.3g/次,3次/日 复合维生素B 口服 1—3片/次,3次/日 5、轻者可外擦蜂蜜、甘油、凡士林等 6、怀疑癌变或已经癌变的患者可手术治疗 游走性舌炎 地图舌(geographic glossitis) 又名游走性舌炎是一种浅表性的非感染性的舌部疾病。 形态和病损位置多变,表现类似地图模型上蜿蜒的国界。     (一) 病因: 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 营养因素(消化不良、维生素B缺乏) 局部因素(乳牙盟出) 全身因素(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感染性病灶) (二)病理 部分丝状乳突萎缩消失,部分丝状乳突增生 (二)临床表现: 年龄:多见于幼儿期和少儿期,女性多见 部位:好发于舌背、舌尖、舌缘部位,少数病例亦可发 生于颊、腭、唇部 症状:病损初起为小点状,逐渐扩大为地图状; 昼夜间可移动位置,一般无疼痛不良等症状 合并细菌感染后,可有烧灼样疼痛或钝痛。 损害区中间表现为丝状舌乳突萎缩,粘膜发红, 微凹。周边表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