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人的劳动与人力资源;(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⒈劳动(Labor)创造了人
对人起源的研究是19世纪的重点课题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年;
《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1871年
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868年
海克尔——《自然创造史》 1868年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
用》 1876年;⒉劳动是人的专属特征 ;⒊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它要素不同 ;(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
⒈劳动的含义
广义:指人们在各种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等)中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耗。
狭义:指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
①《辞海》—— “人改变劳动的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②伊万诺夫——“是人类创造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③郑克中——既有利于自己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人的职业谋生活动。;本书对劳动的定义(狭义);2.劳动的分类;;二、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⒈人力资源的概念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徳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
理论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表述有三种:
①指在业的人力,即指以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劳务的人;
②指劳动力资源,即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总称;
③指全体人口,即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蕴藏的劳动能力总和(现实的和潜在的人的劳动能力);⒉人力资源的特征;(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1.人力资源的数量
(1)人力资源的总量
等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
人力资源的相对量主要由人力资源率和劳动参与率来算。; 2.人力资源质量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道德素质的状况,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影响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因素;;(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四) 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第一资源; ⒈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理论根据波特(Michael.E.Porter,1990年)的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理论,经济发展主要可以分为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四个阶段。在后二个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人力资源;⒉二次现代化理论
一次现代化主要靠资本投资,二次现代化要靠人力资源。;⒊“资源诅咒”理论
“资源诅咒”理论说明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低效性、落后性。
;⒋微笑曲线理论
微笑曲线理论说明了依赖资本资源发展经济的低效性和利用人力资源的高效性。
;;;(一)孕育阶段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17世纪,一些学者提出相关的劳动经济思想及理论观点。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2.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
3.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
;;(二)形成阶段
17世纪——20世纪20年代,劳动经济学进入了形成阶段,成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形成主要表现在:
1.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2.历史和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形成提供了制度研究方法
3.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
4.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三)独立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后期,劳动经济学进入了独立发展阶段。
1.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与工资相关的经济理论得到深化研究
3.劳动就业理论引入了宏观总量研究
4.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
5.人力资本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供给研究;(四)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
20世纪 60年代后期至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