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
教学目的:掌握新月诗派诗歌的主要代表诗人与其创作特色;把握“新格律诗”的特点;掌握闻一多、徐志摩两位代表诗人的创作。
教学重点:新月诗派的诗歌理论“三美”;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诗歌特点分析。
教学课时:4课时
一、.前期新月派的新诗理论。
1、1927年以前,前期新月派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主要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在新诗基本立足以后,新月派所要做的,一是“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二是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也即“使新诗成为诗”。新月派的旗帜:“使诗的内容和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
新月派的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诗的形式格律化。受西方唯美主义力主“无我”、“不动感情”、艺术形式美,以及中国传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抒情模式,特别是将情感消解于自然意想之中,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唐诗宋词的影响。新月派明确提出了以“和谐”和“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暗合一处,但闻一多强调新、旧格律有区别,因为新诗是“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
2、新月派为了做到把中西诗歌艺术的最佳结合,提出“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的主张,具体如下:
(1)新诗格律要有三美。即音乐美—废旧诗平仄,主张用音节(音尺、音步、顿数)加强新诗音韵节奏感;建筑美—废旧诗五言、七言诗句排列格式,根据诗意创造各种有序的建筑形式(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绘画美—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寓情思于意象之中。
(2)新诗格律依附于诗的精神。因为只要强调诗歌的精神,诗歌的格式就可以由诗人来独创。
(3)翻译和移植外国诗体形式。例如商籁体(又称十四行诗),诗行总数十四行,有固定音律。商籁体到莎士比亚手里成熟,所以又叫莎士比亚体。
总之,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
二、闻一多的创作实践
1.简介。闻一多(1899—1946)是前期新月派“领导文学潮流”的代表诗人。他留学美国,热情的学习西方文化,却又强烈地感到民族与文化的压迫。作为一种反抗,他写下了被称为“爱国主义”的诗篇:《红烛》(1923年出版。在国外创作,表现对祖国的思念。“红烛”象征对祖国的炽热之情,燃烧自己,创造光明。《忆菊》“赞美祖国底花”。《太阳吟》幻想骑着太阳每天望祖国一次。
《红烛》风格:思念理想化祖国,充满浪漫主义情调。在诗体上是热情奔放的自由诗。
《死水》(1928年出版,回国后创作,由对祖国热切期望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不满是爱国的另一种形态。《死水》风格: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充满现实主义批判光芒。在诗体上实践了新格律诗的理论。)
闻一多持“东方主义”的文化观,这成为闻一多向“和谐”、“均齐”的传统美学理想靠拢的内在依据;但他又是一个有着敏锐的现代感受的诗人,他的诗歌里正充满了矛盾的张力: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生活的宁静于思想、心灵的不宁静,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等等。他的本性又激烈热情,内心的“火山”与诗歌凝定的形式构成一“冲”一“压”,于是便形成了他的诗所特有的“沉郁”的风格。
2.代表作《死水》分析。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分析: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该诗每行诗以四音节为主,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且每行有一个3音尺和3个2音尺构成,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四句一节,每句九字,排列整齐。?? 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华美的词藻给以视觉绘画感。
三、徐志摩的创作实践
1.简介。徐志摩(1896—1931)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浙江海宁人。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先后留学美、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