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A3微课设计与制作《人物描写一组摔跤》.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A3微课设计与制作《人物描写一组摔跤》.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3微课设计与制作 主题名称 摔 跤 ——人物描写一组之动作描写 内容来源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策略单元。 选题意图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关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本次微课的主题是借《摔跤》一文,学习抓住 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观《小兵张嘎》中,摔跤的影片节选,直观感受“摔跤”时,人物的关键动作有哪些,并记录下来。 2.将影片中的“摔跤”动作与课文《摔跤》中动作进行对比,感受作者动作描写的细腻与传神,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3.再观影片中的第二次“摔跤”,记录下关键动作,并借且动作进行小练笔:写出第二次摔跤的过程。 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知识类型 策略性知识 制作脚本(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思路) 序号 画面(草图或文字描述画面内容) 讲解 制作技巧 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物描写一组——摔跤》。 你们平时有摔跤的经历么?或者见过别人摔跤么? 开门见山,直出课题, 2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摔跤”的影片,边看边思考:影片中的人物在摔跤时,用到了哪些关键动作? 用“录屏+剪映”的手段,从影片《小兵张嘎》中节选小嘎子与胖墩摔跤时的片段,并嵌入PPT中,教学时使用。 3 请你把从影片中捕捉到的关键动词写在课本第70页《摔跤》的课题旁。时间:2分钟。(请按下暂停键) 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写了哪些动词?请按下暂停健,自己说一说。 直接出现一张带有学习要求的PPT。 4 《摔跤》这篇课文用到了哪些动词呢?请按下暂停键,默读课文,把动词圈出来。时间:2分钟 好,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请对照屏幕中的词语自行核对。 先出示学习要求,并用希沃定时2分钟; 再指名学生交流,随着学生交流以“擦除”的方式出示预设中圈找出来的动词,如PPT中的方框里的动词。 5 与伙伴一起,看着这些动词,做出相应的动作。 好,自己做一次动作,我们对摔跤是不是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呢。 PPT中以“擦除”动画隐出“圈画动词的内容”,同时以“字幕出现”的方式浮现新的学习要求——看着这些动词,做出相应的动作。 6 接下来,我们借助《作业本》第3题的思维导图,从小嘎子的角度,来梳理摔跤时的过程,并说一说这个过程。 时间:3分钟。(请按下暂停键,独立完成 ) 好,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答案。校对后,请按下暂停键,借助思维导图,说一说他们摔跤的过程。 插入从《作业本》中截图的内容,并用“红椭圆”标注重点。 7 请按下暂停键,大声朗读课文,朗读时特别关注动作描写。 插入课本内容“截图”及“动画出示”泡泡中的学习要求。 8 从这个小片段中,从动作描写里,就能看出小嘎子有成长为小英雄的潜力。你看出来了吗? (请按下暂停键,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是呀,文中细腻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机灵、聪慧、不服输的小嘎子。 插入音频,分享“从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音频内容:我从“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中看出,小嘎子很机灵、有智慧。 老师,我从小胖墩儿的体型及他是个摔跤惯手中,看出小胖墩儿摔跤很厉害,但小嘎子去不退缩,可见他很有勇气,不服输。 9 小嘎子也有自己的小缺点,你看出来了吗? (请按下暂停键,说一说) 没错,小嘎子虽然聪慧,但也有些小坏,总是想着使冷绊子,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让胖墩儿给摔个仰面朝天。 插入音频,分享发现。 10 小嘎子被摔下后,他会认输么? 对呀,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怎么可能轻易认输呢?于是他从地上爬起来,与胖墩儿进行了第二次摔跤。我们一起来看看。 用“录屏+剪映”的手段,从影片《小兵张嘎》中节选小嘎子与胖墩儿第二摔跤时的片段,并嵌入PPT中,教学时使用。 11 这节课的作业是:观第二次摔跤视频,记录下你看到的关键性动作,并将第二次摔跤的过程,写下来。 如果有你有需要,可以回过去再看看第二次摔跤的视频,然后再写。我们下节课交流。 PPT直接出示作业要求。 12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插入“舒缓的音乐”,并下课。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