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青山处处埋忠骨.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青山处处埋忠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介绍背景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春节档热映的电影,很多同学都观看过。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看后的感受吗? 电影里有个角色叫毛岸英,谁还记得?(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在抗美援朝中不幸牺牲了) 介绍抗美援朝战争背景及毛岸英生平。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中国志愿军伤亡39万余人次。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读懂“青山处处埋忠骨”背后的故事。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整体感知,厘清脉络 出示学习活动一: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思考:《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个课题是怎么来的? 2.交流反馈:联系上下文,推想“踌躇”“黯然”的意思。 3.《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个课题是怎么来的? ——这个课题出自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的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4.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写上这句话,实际上已经作出了决定。现在你知道他真实的意思是什么了吗? ——他同意将长子毛岸英安葬在朝鲜。 这是毛主席对这封电报的批示,那这封电报内容是怎样的?(出示第一封电报) 这封电报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岸英牺牲) 接下来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毛主席收到的另两封电报,提取电报上的关键信息。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毛主席知道爱子牺牲之后的一系列事情。课文分成了两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用序号标出,你能根据情节图概括这两部分的内容吗?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它分成两部分?请再次默读课文,简单概括一下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司令部发来电报,岸英牺牲了,毛主席收到电报后十分悲痛。 ——第二部分:司令部来电请示是否回国安葬,朝鲜来电要求葬在朝鲜;毛主席经历了艰难的抉择,决定将岸英葬在朝鲜。 (4)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提炼两部分内容。(板书:惊闻噩耗 艰难抉择) 品读词句,感受“父痛” 1.一个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战场上牺牲了,会是什么反应? 2.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一些情况,老师再补充一个资料。看到这个资料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要说的? 毛主席有三个儿子,毛岸青五岁那年,流浪街头时被警察打伤头部,后来一直在接受治疗。另外一个孩子毛岸龙不幸失踪,再无信息。而长子毛岸英受尽苦难,才回到毛主席身边。而现在,被寄予厚望的长子毛岸英却光荣殉职。 ——我想毛主席一定悲痛欲绝。 ——我想毛主席一定无法接受。 是的,作为父亲的毛主席肯定非常悲痛。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从哪里能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个父亲的悲痛?并圈画出描写毛主席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写一写批注。 4.学生反馈。 预设一: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 地吸着烟。 (1)抓住“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体会毛主席内心巨大的悲痛。学生交流分享批注。 交流小结: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他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只有悲痛到了极致,才会“整整一天不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是一种无声的悲痛。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一处描写毛主席动作的语句。 (2)主席整整一天没有说话,没有吃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他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反馈,出示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岸英是毛主席和妻子杨开慧的长子。8岁时,母亲杨开慧被捕,他和母亲一起入狱,目睹了母亲与敌斗争并牺牲。后来他和弟弟来到了上海,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因他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颠沛流离,毛主席对儿子充满了愧疚。岸英被地下党的同志找到后,去了苏联留学。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把岸英送到了条件艰苦的农村锻炼。农村锻炼回来,岸英又奔赴朝鲜。 主席和岸英的相聚,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聚少离多) (3)虽然岸英从小历经磨难,和父亲聚少离多,但是,毛主席深深地爱着岸 英。(补充一组照片资料)正如文中所说——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4)出示文中句子:“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再读句子,想一想这个省略号里省去了什么。 (5)学生交流 ①预设1: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所以当听到岸英牺牲的噩耗时,他不敢相信,更不愿意相信。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反问自己:(生读)“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②预设2:正是因为岸英从小历经磨难,所以主席心怀愧疚,不敢面对,不愿面对,只能在心里一遍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