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 时间的脚印新课导入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并用一些载体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种奇特的记录时间的载体——岩石!学习目标1.识记“沙砾”“沟壑”“龟裂”“帷幕”“海枯石烂”等易考词语。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3.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重点)4.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难点)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人,科普作家。著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谈天说地》等科普读物。字词学习hōngzōnɡ踪迹 装置烘烤 腐蚀 沙砾 山麓 沟壑 龟裂 帷幕 浑浊刨刮楔形 琥珀 钟鼎文 扫 帚 掸 海枯石烂 shílìlùhèjūnwéizhuóbàoxiēpòdǐnɡsào zhoudǎn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文中用的是原意。把握内容自读任务一 请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单句成段的句子及其作用分析: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对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的描述。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自读任务二 根据对任务一的单句成段句子的分析,梳理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结合对任务一的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由时间引出本文的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第5—29段):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先讲非生物的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第5—21段),接着讲其他几种情况(第22—25段),最后讲化石(第26—29段)。 第三部分(第30、31段):总结全文,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说明顺序: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说明,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介绍。自读任务三 根据前面内容的整理,说说本文的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示例一:岩石的运动规律是: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示例二: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的形态变化: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新岩石。示例三第27、28段运用了从概括到具体、从事理到现象、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第27段先说“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一事理。第28段为了说明这一事理,分别举了“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冰河时期”的例子,而这三个例子又照应上文先写地壳运动在岩石上留下的脚印,再写气候和古代生物在岩石上留下的脚印;从“很多”到“许多”再到“还有一些”,是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赏析语言自读任务一 找出文中能体现文章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形象的句子,并分析。示例一: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分析: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示例二: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分析: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示例三: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分析: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赋予了事物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示例四: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分析: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外刊阅读模拟强化训练阅读理解专题九.docx
- 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过程及作为学生的感悟作文英语版素材-高考英语一轮复习.docx
- 基于影视作品《飞屋环游记》的多模态辐射式学习助力续写导学案-高三英语写作专项.docx
- 高中英语语法省略句中的运用解析讲义.docx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单句翻译(利用ChatGPT一句多译)讲义.docx
-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语法:there be结构分析与运用讲义.docx
- Unit 3 Developing ideas 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第5课《黄河颂》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初中必背古诗词.docx
- 中考作文常见名言名句分类积累.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