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弧炉的构造结构.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弧炉的构造结构 电弧炉的主要机械设备由炉体金属构件、电极夹持器及电极升降装置、炉体倾动装置、炉盖提升和旋转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电弧炉炉体由金属构件和耐火材料砌筑成的炉衬两部分组成。炉体的金属构件包括炉壳、炉门、出钢槽、炉盖圈和电极密封圈。炉壳是用钢板焊成的,其上部有加固圈。大炉子炉壳上部往往做成双层的,中间通水冷却。 在熔炼过程中,电极的升降受电极自动调节装置的控制。电极升降装置由横臂、立柱和传动机构组成。结构有活动立柱式和固定立柱式两种,较大型的电炉一般都采用活动立柱式结构。传动方式有钢丝绳传动、齿轮和齿条传动、液压传动3种,大型电弧炉多采用液压传动。 1炉体的金属构件 1.1 炉壳 炉壳包括炉身壳、炉壳底和上部加固圈3部分。大多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在正常情况下,炉壳外表面的温度为100~150℃,,当炉墙的耐火材料比较薄的时候,炉壳的温度还会提高,产生局部过热。目前许多钢厂都采用备用炉壳,在热状态下调换炉壳,以提高炉子作业率,这些都要求炉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炉壳钢板的厚度与炉壳的直径大小有关,根据经验大约为炉壳直径的1/200。通常炉壳钢板的厚度为12~30mm。 炉身壳做成圆筒形,可以减少散热面积及热损失。炉门和出钢口四周的切口部分需用钢板加固。容量20t以上的炉子在炉壳外面焊有水平和垂直的加固筋。 炉壳底有球形、截头圆锥形、平底的3种。球形底坚固,砌筑时用耐火材料最少,但制造比较困难。目前多数采用焊制的截头圆锥形炉壳底,与球形炉壳底比较,坚固性略差,所需的耐火材料稍多,但制造和耐火材料的砌筑都较容易。平底制造简单,但因有死角,砌筑时耐火材料消耗较大,很少采用。 炉壳上沿的加固圈用钢板或型钢焊成。在大中型电炉上都采用中间通水冷却的加固圈,以增加炉壳的强度,防止炉壳由于受热而变形,保证炉壳与炉盖接触严密。近年来,炉壳加固圈部分高度不断增大,渣线以上部分均通水冷却,使炉壳变成一个带夹层的水冷炉壳。水冷炉壳提高了炉墙的寿命,但热损失较大。在加固圈的上部留有一个砂封槽,使炉盖圈插入槽内,并填入镁砂使之密封。 1.2 炉门 炉门包括炉门盖、炉门框、炉门坎和炉门升降机构等几部分。对炉门的要求是:结构严密、升降简便灵活,牢固耐用,同时各部分便于拆装。 1.3 出钢槽和偏心炉底出钢 出钢槽由钢板和角钢焊成,固定在炉壳上。槽内砌以大块耐火砖,目前很多厂采用预制整块的流钢槽砖,砌筑方便,使用寿命长。 出钢槽的长度取决于炉子的尺寸、炉子在车间的位置及倾动机构的类型。在保证顺利出钢的前提下出钢槽应尽量短些,以减少钢液的二次氧化和吸收气体。 为了减少出钢时钢液对盛钢桶衬壁的冲刷作用及防止出钢口打开后钢水自动流出,出钢槽做成与水平面成8o~12o的倾斜度。 电弧炉偏心底出钢(EBT-Eccentric Bottom Tapping)技术和出钢槽出钢相比,其电气设备完全相同,炉身上部仍是圆形。但炉身下部断面为鼻状椭圆形。在突出的鼻状部分的底部布置出钢口。炉身下部突出的鼻状部分和上部圆形之间采用水冷块连接。炉壁采用水冷炉壁块组装成水冷炉壁。 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偏心炉底出钢电弧炉与出钢槽出钢相比,可取得以下显著效果: ①可彻底的实现无渣出钢和流钢流渣操作。炉内流钢量一般控制在10%~15%,流渣量可达到95%以上。为此,偏心炉底出钢已成为“超高功率电弧炉——炉外精炼——连铸”短流程及直流电弧炉的一项重要的必备技术之一,为氧化性出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②电弧炉水冷炉壁的水冷面积可从出钢槽出钢的70%增加到87%~90%,从而提高炉衬寿命15%及扩大炉膛直径(德国BS公司45t炉从原来的4.2m扩大到4.6m)。耐火材料消耗可降低2.5~3.5Kg/t,维修喷补炉衬的费用可减少60%,炉容量可扩大12.5%。 ③炉体后倾角从42o~45o减少到12o~15o,可缩短短网长度,从而提高输入炉内的有功功率(10%~33%)和功率因数(从0.707提高到0.8),缩短冶炼时间3~7min,可降低电耗15%~30%。此外,炉体倾动角减少可简化炉子设计(短网中的非磁性支承架、电缆接头等有关连接构件受力状况改善,倾动摇架质量减轻),且减少电极折断几率。 ④缩短出钢时间75%,出钢温度可降低30℃,因而可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降低电极消耗6%,生产率提高10%~15%。 ⑤出钢钢流短而垂直,且集中无分散,可减轻出钢过程中钢流的二次氧化及吸气,加上出钢时间缩短,钢中氢、氧和氮及夹杂物的含量均有所减少。同时便于采用钢包加盖及氩气保护技术。 偏心底出钢存在出钢口附近钢水混合搅拌困难问题,该区域熔池的成分和温度与其它区域相差较大。此外,炉底的维护也较出钢槽出钢困难。 1.4 炉盖圈 炉盖圈用钢板焊成,用来支承炉盖耐火材料。为了防止变形,采用水冷炉盖圈。水

文档评论(0)

伊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