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术_苣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1页
苣荬菜,别名苦苦菜、取麻菜。具有清热解毒、补虚止咳、凉血治痈、消肿
排脓之功效。每100g干物质含蛋白质27g、脂肪65g、碳水化合物20.7g、灰
分12g、氨基酸13g、钾33g、钙21g、镁39g、铁44mg、锌93mg、硒0.01mg。
此外苣荬菜病虫害发生少,栽培简单,是理想的保健型蔬菜。
一、特征特性
苣荬菜属菊科荬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80cm左右,叶柔嫩多汁,
味稍苦,性甘凉,适口性特别好。叶倒披针形,叶缘有毛刺,互生或轮生。对气
候要求不严,耐寒耐热,耐肥耐水,对光照要求不严,栽培较为简便。
二、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亩施鸡粪2500-5000kg ,翻匀整平后做成
1-5m的平畦。
播种
4月上旬地温稳定在1℃,气温稳定在1-5℃,可进行播种。条播,按行距
20cm ,沟深为3-4cm。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后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0.3-0.5cm ,
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术_苣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1页
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术_苣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2页
搂平、稍镇压,浇足水,保持土壤湿润,10-15d可出苗。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苗高8-10cm间苗,15-18cm时,按株距5cm定苗。
(2)中耕除草
出苗10d左右可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后每10d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
到封垄为止;做到田间无杂草。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3)浇水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出苗前土壤干旱,可浇小水;出苗后应适当控
制水分,使幼苗茁壮生长,防止徒长和倒伏;在叶片迅速生长期,要保持田间湿
润,以促进叶片旺盛生长。
(4 )追肥
苣荬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叶片进入快速生长期后,结合浇水进行追
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术_苣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2页
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术_苣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3页
肥,每亩追施尿素15-20kg,以后视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三、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1)叶霉病
发病时在底叶背面长有白粉,正面则褐黄色,病斑逐渐向上发展,严重影响
苣荬菜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发现病症后应立即降温、降湿并喷75%百菌清加50%托布津
800-1000倍液防治,每隔7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2)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时在叶面生出疏密不等的白色粉斑,后粉斑扩展互相融合,
致使叶面布满白色粉末。最后叶面发黄,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7d
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术_苣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3页
2020年食用菌栽培技术_苣荬菜实用栽培技术--第4页
主要虫害
(1)地蛆
其幼虫钻蛀地下根茎,然后顺茎向上钻食,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mL,或20%吡·辛乳油
1000mL,或90%的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连续灌根防治两次,效果更佳。
(2)蚜虫
开始多集中于心叶部分吸食汁液,使叶片皱缩,叶柄不能伸展,严重时全株
萎缩,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可在苗期用5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二氯苯谜菊
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至10d1次,连喷2-3次。
四、收获留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