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试卷】 们纷纷落在树上时,绿色的树林就像飘进了朵朵白云,远远望去白 茫茫的一片。形体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教室的 大黑板那么大。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它的羽毛可以做高质量的滑 雪衣。最勇敢的海鸟是海燕,当骤风雨来临的时候,别的鸟都躲起 来,可海燕却在海面上迎着风浪高兴地飞来飞去,一点也不害怕。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上“√”: ⑴成群结队①聚,合。②收来,完了. ⑵暴风雨①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②过分急躁的 ③姓 . 2 、这段话写了种海鸟。最多的是,最大的是 ,最的是 野鸭,最的是海燕。 3 、海燕是最勇敢的海鸟是因为 4 、哪句话最能看出白鸟很多,“_______ ”划出来。 5 、这段话写的是: 树叶和树根 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为大树制造养料。在树上做窝的喜鹊、麻雀、 乌鸦都夸树叶功劳大,想不到树叶竟因为这骄傲起来。他常常唱到 哗啦啦 哗啦啦我们树叶顶呱呱 树苗长大了 全靠我们啦 这一年,大旱,因为缺水,树叶纷纷从树上落下来。后来,下了场 好雨,树根又吸收了充足的水和养料,并把它送到树梢。落光了叶 子的树,又长出了小树叶来。 新长出来的小树叶虚心多了,因为他们懂得了不光自己有功劳,还 有默默工作的树根呢! 1 、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2 、文中讲到树叶前后的态度变化时,用了一对反义词,是和 。 3 、树叶的功劳是,树根的功劳是 4 、新长出来的小树叶为什么虚心多了?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 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 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 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 件棉袄□ 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 朋友,到家里去作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 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 贵的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 、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 2 、在第2 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 、用“√”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挺要好a、硬而直( )b、杰出( )c、很(). ②迫切 a 、强迫 ()b、接近( )c、急切( ). 4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陈旧()便宜()顺利() 5 、为什么说那件就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 小猫 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 耳朵,听到一点小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 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它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 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 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 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小猫高兴的时候还会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 手。 1.这段话主要讲小猫。 2 、用双斜线为短文分层。 3 、短文从两方面写小猫讨人喜欢,先写小猫的( )讨人喜欢,再 写小猫的( )讨人喜欢。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 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 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 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 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 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 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 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 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 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 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