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冲关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docxVIP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冲关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六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冲关测试卷部编版 一.填空题(共12小题)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浪淘风簸自天涯    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答题。 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一诗中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与《浪淘沙》中的诗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还有许多我们熟知的诗句,如“旧时王谢堂前燕,   。”(《乌衣巷》)“千淘万漉虽辛苦,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3.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    4.根据古诗内容填空答题。 《江南春》描写了美丽深邃的江南春景,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许多。如“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护《题都城南庄》)“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咏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5.给下面的字注音。 颠簸    涯    郭    青苔    畦    闼    6.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慷慨    伟大    平行    稠密    破碎    破坏    7.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我们   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会枯竭。 8.给加点字注音。 咸甜    疙瘩    耙地    荞麦    蝈蝈    趟坏    闺女    逮住    白霎霎    旱天    9.三(《三黑和土地》)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黑坐在地里,在做什么打算:   ;   ;   。 10.选词填空。 领悟    领略 (1)这位普通老人让我   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暑假里,张明明跟爸爸一起登上了泰山,他们   了泰山的风姿。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判断是否为对偶句) 12.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九曲(qū qǔ)   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 bò)   自天涯。 二.选择题(共4小题) 13.(《三黑和土地》)“三黑”是这首诗的主人公,他是一位 (  ) A.工人 B.农民 C.军人 D.商人 14.(《三黑和土地》)第二三小节连用了两个“恨不得”,正确的理解是(  ) A.写出了“三黑”特别想吃地里的土,变成种子在地里睡觉。 B.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想尝一尝土地的味道,想感受土地的温暖舒适。 C.写出了“三黑”觉得有了自己的土地还得干活,心里很气愤。 D.写出了“三黑”等不及土地上长出庄稼,想直接品尝泥土,在地里睡觉。 15.(《三黑和土地》)这首诗主要讲的是(  ) A.“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一边辛勤劳作,一边憧憬未来,感到特别开心。 B.“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就整天待在地里舍不得离开。 C.“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辛勤地在地里劳作,感觉特别累。 D.“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一心幻想着过上好日子。 16.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咸味(xián)耙地(pá) B.荞麦(jiāo) 蝈蝈(guō) C.蹚坏(tāng)闺女(guī) D.雨露(lù) 松散(sǎn)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7.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判断对错)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8. 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秋。ツ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