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
篇一:关于丙酮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 对丙酮的认知:
1 、 丙酮: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酮,简称二 甲酮,或称醋酮、木酮,是最简单的酮,为一种有特殊气味 的无色可燃液体。
2、理化性质: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 燃,有芳香气味。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和吡啶等 均能互溶,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等,能溶解醋酸纤 维和硝酸纤维。丙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界 主要存在于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 和血液及动物尿、 海洋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 酮 。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极限 2.55%~12.8%(体积)。蒸气压(kPa):53.32(39.5℃)。燃烧 热(kJ/mol):1788.7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0.24。与水 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丙醇、 烃类等多 数有机溶剂。
3、主要用途: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 炸药、塑料、橡胶、纤维、 制革、油脂、 喷漆、聚碳酸酯,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有机玻璃,医药,农药等。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 剂、钢瓶乙炔等。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还是制 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 胶、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在无烟火药、赛璐珞、 醋酸纤维、喷漆等工业中用作溶剂。在油脂等工业中用作提 取剂。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4、毒性:过量丙酮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 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 由于其毒性低, 代谢解毒快, 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 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 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 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 长期损害,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A、吸入:浓度在 500PPm 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 之间会刺激鼻、喉, 1000ppm 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 2000~10000 ppm 时可产生头晕、 醉感、 倦睡、 恶心和呕吐, 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B 、眼睛接触;浓度在 500ppm 会产生刺激, 1000ppm 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C 、皮肤刺激: 液体会有轻度刺激, 通过完好的皮肤吸 收造成的危险很小; 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 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D、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吸入浓度 为 1000ppm 的蒸气,在 7~15 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 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5、消防: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 灾危险物质。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
篇二:丙酮使用操作规程
5.丙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5.1 丙酮是无色液体, 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甜味)。 易挥发。能与水、乙醇、 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 大多数油类混溶。相对密度 (d25)0.7845 。熔点-94.7℃ 。沸 点 56.05℃ 。折光率 (n20D)1.3588 。闪点-20℃。易燃。 半数 致死量 (大鼠,经口) 10.7ml/kg 。有刺激性。
5.2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 芳香气味, 极易挥发。 熔点(℃):-94.6 ,相对密度(水=1): 0.80 ,沸点(℃):56.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 ,分 子 式 : C3H6O , 分 子 量 :58.08 , 饱 和 蒸 气压 (kPa) : 53.32(39.5℃) ,燃烧热(kJ/mol):1788.7 ,临界温度(℃): 235.5 ,临界压力(MPa):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24 ,闪点(℃):-20 ,爆炸上限%(V/V):13.0 ,引燃温度 (℃):465 ,爆炸下限%(V/V):2.5 ,溶解性:与水混溶, 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油类、 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5.3 化学性质: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 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
5.4 危险性概述
5.4.1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 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 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 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 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