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名师创新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房宫赋》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杜牧生平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掌握本文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势等文言知识; 体会本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体会作者忧时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难点:体会本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 、导入 崔郾侍郎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在一家饭店饮酒吃饭。听说著名的清流人士吴武陵来了,连忙离席前来迎接。吴武陵看到他,夸奖他说:“你担负此任,乃是众望所归。”他今天给崔郾推荐一名贤士。不久前,吴老看到一些太学生情绪激昂地讨论一篇文章,乃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吴老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便正腔圆地、摇头晃脑地将《阿房宫赋》诵读一遍。崔郾听后,称赞不已。吴老,要求崔郾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但是,崔郾侍郎说状元已经有人选。吴老,便推荐杜牧为第五名进士及第。崔郾踌躇犹豫,吴老说,你能找出比这篇更好的赋吗?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满口答应。 一篇文章,还没大考,已经为自己夺得了进士,且好名次,当真是厉害。今天,我们有幸一起走进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大声诵读。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人称“小杜”,以区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厥、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为“杜樊川”。 代表作《阿房宫赋》,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背景介绍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中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进犯,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民不聊生。唐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强敌,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又恰恰与他的愿望相反。杜牧由此而感到既愤慨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解题:“阿房宫赋” 阿房宫: 赋: 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文体名。由先秦诗歌派生出来的一种文体,“赋”的名称据说起源于战国时赵人荀卿的《赋篇》。《文心雕龙.诠赋》对赋的内容和形貌做了介绍。它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而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华美的词藻。此外,赋很讲究声韵美。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样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等调式,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严谨、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够保存一定的诗意。最早的赋出现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被称为“短赋”。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骚体”实际上是诗与赋之间的过渡,又被称为“骚赋”。到了汉代,赋的体制便正式确立,被称为“辞赋”。汉赋的规模宏大,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特点而更多地采用了散文的手法。魏晋之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被叫作“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向律体,谓之”律赋“。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创一格,称之为“文赋”。 赋在形式上介于韵文、散文之间,内容多为宫苑游猎,篇末作一些讽喻,被称为“劝百而讽一”。著名的赋有东汉张衡的《二京赋》、三国时王粲的《登楼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唐杜牧《阿房宫赋》、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 、齐读课文,解决读音问题 、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势 成语:杳无音信、勾心斗角、锱铢必较 熟语:鼎铛玉石、敢怒而不敢言 文化常识:四海、妃嫔媵嫱、鼎、锱铢、九土 、文本探究 提问:文章四个段落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建筑风貌,充分显示了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第二段:渲染阿房宫中的铺张奢侈,揭露统治者奢侈荒淫的生活; 第三段:将秦始皇与老百姓之间的具有天壤之别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对比,自然写到了暴秦的灭亡;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发出警告。 总结:前两段属于描写;后两段属于议论。 (分小组阅读前三个部分) 探究文章第一个部分 、提问: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阿房宫的宏伟瑰丽的? 明确: 建造时间和背景而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建造时间:六国灭亡、天下一统之后 建筑材料且建造耗费材料多,从蜀地搬运而来 据记载,修建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都是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