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 血常规就是最一般,最基本得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与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得 就是血液得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得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 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就是医生诊断病情得常用辅助检查 手段之一。 1、白细胞IWBC 或 LEU) 【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 (4. 0~1 0。 0)×1 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 5、 0~20、0)×109/升;6个月~2 岁为(1 1、 0~12. 0)×109/升;4~14 岁为 8、0×109/升 左右、 【临床意义】 ( 1 )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与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 血液病、 物理及化学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脾功能亢进 等。 2 、白细胞分类(DC) 【单位】 百分比(常用 1。0 表示 1 00%)、 【正常值】 (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 40~0.75(40%~75%),儿童 0 。30~0、65(3 0 %~65%)、 (2)嗜酸性粒细胞(E): 0。 0 0 5~0 。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 、0 1 (0~1%)。 (4)淋巴细胞(L):成人 0、20~0 。45(20%~45%),儿童0。 3~ 0、 5 6 ( 3 0 %~56%)。 (5)单核细胞(M):成人 0 。02~0 .06(2%~ 6 %),儿童 0.02~0.08(2%~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 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 ②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 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①增多。常见于白血病、 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 脾切除后及铅、 锌中毒等。 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①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得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 药物反应、 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 ②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 x 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 腺糖皮质激j 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M):①增高。常见于感染、血液病、 胶原性疾病等。 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3 。嗜中性粒细胞(N)核象变化 【单位】 百分比(%)。 【正常值】周围血液中幼稚得中性杆状粒细胞(如晚幼粒、杆状核),应为0。01~0.0 5 (1%~ 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少于 4 叶,为 0、50~0.70(5 0 %~ 70%)。 【临床意义】 (1)核左移:幼稚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中性粒细胞得 5%,表示中性粒细胞生长旺盛。常见于 急性传染病或体内有炎症病煳者。中度感染时, 白细胞(WBC)数超过 10×1 09/升时, 中性杆状 粒细胞大于 6%,为轻度左移;大于 10%,为中度左移;大于 25%,为重度左移。 (2)核右移:为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 4~5 叶或更绸(甚者 1 5叶)、表示衰老白细 胞增多,造血功能减退,如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5 叶核白细胞大于 3%),则为疾病得危 险预兆,预后不良、 4、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 【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 (50~300)×108/升。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DC)、 5。红细胞(RBC 或 BLC) 【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 0~5。5)×1 01 2/升,成年女性为( 3、 5~5. 0)×1012/升, 新生儿为(6.0~7 . 0)×1012/升,婴儿为(3 。0~4 、5)×1012/升,儿童为(4。0~5.3)×1012 /升。 【临床意义】 (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 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6。血红蛋白(1ib或HGB) 【单位】克/升(g/L)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 120~1 60克/升,成年女性为 1 1 0~150克/升,新生儿为 170~200 克/升,婴儿为100~140 克/升,儿童为 120~140克/升。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RBC)。 7.红细胞比容(压积)(HCT) 【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男性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内蒙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