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 10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摘要] 我国自 1996 年起,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 8 次降息, 使 利率降低了 78.4%,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居民 储蓄存款余额却屡创新高,截止到今年 4 月份,高达 15.12 万亿元。 存款为何还增长这么快?百姓为何如此青睐储蓄?巨额存款是否会 成为威胁市场的“笼中虎”?围绕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从2003 年至今社会各界一致关注的“高储蓄”现象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 高储蓄负利率货币幻觉
一、高储蓄之“谜”的存在
1.谜之一:总体上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 为保持 GDP 数据的历史可比性,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 年 12 月最新经济普查数据, 对 1993 年~2004 年的 GDP 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注: (《小康》见习记者肖建龙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及 《世界经济年鉴》等整理)
2 / 10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978 年~2005 年,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 27 个年头。 上表中数 据体现了中国经济 27 年来的快速发展历程。国家 GDP 总量,由 1978 年的 3624.1 亿元增至 2005 年的 182321 亿元,增长了 49 倍多。其中, 2000 年GDP 总量突破 10000 亿美元大关。2002 年,GDP 总量登上100000 亿元人民币台阶。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成就主要反映在两方面: 一是 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已进入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新阶段;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总体上 可以说明中国变得越来越富裕。
我们再来看看人民币居民储蓄的最新数据:中国城乡居民人 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 1997 年的 4.6 万亿元增加到 2002 年底的 8.7 万亿元, 2003 年突破 10 万亿元,几乎要赶上 2002 年的国内生产总 值了。截至 2005 年 12 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 14 万 亿元, 创造了历史新高。央行新近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 4 月份,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15.12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8.3%。 相对于我国 13 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的存款超过了 1.16 万元。同时, 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 5 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 走低。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 59.5% ,比世界平均消费率 低接近 20 个百分点。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敢花钱, 这个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耐人寻味。
2.谜之二:人们冷对“负利率”,漠视存款的贬值
以我们河北省为例,在 2005 年 5 月份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
3 / 10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数据中,有一项格外引人注意:河北省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同比上涨 2.7%。尽管涨幅同比回落 1 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全 国 2 月份 CPI 涨幅 3.9%,但这个数字意味着,我省居民仍未能摆脱 负利率的影响。 为形象地说明负利率, 有记者请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 院院长王重润教授算了一笔账: 目前我国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 2.25%,扣除 20%的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 1.8%。但如果将物价 上涨因素计算在内, 那么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 率-通货膨胀率,王教授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是以 CPI 涨幅代替通胀 率, 按照我省一季度的 CPI 涨幅 2.7%来计算,银行一年期存款的实 际利率应为:1.8%-2.7%=-0.9%,这意味着,我省居民如果将 10000 元存进银行, 1 年后它的实际价值变成了 9910 元,“蒸发” 了 90 元。
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居民把 10000 元钱存入银行, 一年后得 到的本息扣税后实际为 10180 元,而当时售价为 10000 元的商品,如 按 CPI 涨幅 2.7%计算,一年后的售价已上涨为 10270 元,居民要想 买到它,还得再贴 90 元钱。针对当前存款“负利率”之说, 央行行 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大家应当认识到,利率政策并不是 说一定要保证在任何时候存款利率都是正的实际利率, 它是由多种因 素决定的。 综上可以看出,官方承认负利率的存在是合理的, 而且, 人们也都是知道负利率是存在的, 自己往银行里存的钱是贬值的。 作为理性的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为什么明知有损失,有风险,而不 去想方设法的减少损失或去规避风险,漠视自己资产的损失去做出非 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