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高效备课精研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VIP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高效备课精研 + 知识精讲提升】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一)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 材料一 在16世纪的上半期,西班牙人侵占了整个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和秘鲁。与此同时期,葡人又强占了南美的东部。他们……强占了原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屠杀了大部分土著居民,其余的人被迫去从事苦役和陷于贫困的境地……在西班牙殖民地上,仅从1492-1541年止,印第安人被各种各样的方法所歼灭的,算起来至少有1500万人……在波多黎各和牙买加岛上,在1509年西班牙人刚出现时,共有六十万印第安人,而到1542年时已只剩下不过四百人了。在海地岛起初约有一百万居民,而到1542年时活着的印地人只有二百人了。 ——郑如霖《新航路发现的背景及其后果》第30页 材料二 “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459页;1.因素:人口迁徙。 2.表现: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物种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 3.影响 积极:①丰富饮食结构(饮食结构);②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③促进人口增长(人口增长);④促进经济开发和联系(经济发展);⑤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交融(文明交流);⑥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丰富生活) 消极:①伴随殖民掠夺;②破坏生态环境;③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 材料: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 ——《新全球史》;据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贸易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全球贸易网络的变化;;;影响: 1)对美洲:①出现黑人奴隶制;②开发了??大陆;③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 2)对欧洲:加速了资本在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4)对非洲: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4)对世界:①拓展世界市场,改变世界市场的格局;②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葡萄牙的澳门中转贸易;;;; 材料: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苞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据何炳棣、陈树平等研究成果;1、经济上: (1)物种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清时期引进并推广,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进一步商品化;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2)白银流入:中国丝织品远销海外,美洲及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稳定了中国当时的白银货币制度,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税制改革;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2、对外关系上: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建立后,一度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西交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3、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并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到中国,开阔了中国部分开明士大夫的视野。;特点: ①欧洲具有主导性;②内容具有丰富性; ③范围具有全球性;④结果具有双重性; ⑤时间具有长期性。⑥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二、早期殖民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展:扩张先锋队;①对欧洲;B、引起“价格革命”(历史的纵向发展);C、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②对亚、非、美等地;③对世界;3)人类文明格局: 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东方逐渐从属与西方。;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秋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高中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