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英国著名地理学家Carter另辟蹊径,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将城市职能归纳为三类: ①中心地职能:为广大邻近地区提供各种服务(包 括物质的、精神的和管理的)的职能。 ②交通职能 ③特殊职能指为非邻近地区的资源提供加工服务的职 能。 据此他认为城市职能是由三方面决定的: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与专门化有关的城市社会经济特殊方面;职能与区位关系。 总结: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概念的着眼点就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 (二)城市性质 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代表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 (三)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区别 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后者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1)既要避免把现状城市职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规划的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城市职能的完全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 (2)城市性质的确定一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在方法论上一定要眼睛向外,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城市间对比的方法、城市经济结构分析的方法。 (3)城市性质对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用于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时,表达不宜过泛,以便于指导实践,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确。 (四)青岛城市职能与性质 五大基地:基础雄厚,条件优越,前景广阔 国家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和东北亚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力雄厚的海洋科研和海洋产业基地;国内外知名的海滨度假基地。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 八大中心:以港为本,逐步实现 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 。 集聚和辐射——半岛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影响力和竞争力——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 人类家园——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的山水田园城市 经济特色:多元发展(观光、节庆、商务、会展、度假)的海滨旅游度假城市 立城之本:中国沿海和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港口城市 城市定位:世界特色知名城市,中国重要中心城市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页,共四十六页。 第一节 城市化的涵义 普遍接受: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总结:城市化是由于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引起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土地利用方式、思想观念、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变化过程,是工业化、非农化、产业结构转变的空间表现。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资本、人口、技术、产业、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是其外在表现。 第二页,共四十六页。 1.健康(积极)的城镇化: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发展,城镇数量和城镇规模增长适度,数量和质量同步上升。 经济的非农化、人口的城镇化、城镇设施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 2.假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 过度城市化(Hyper Urbanization ) 3.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乡村城市化(Rural Urbanization) 隐性城市化 第三页,共四十六页。 一、城市化的推动力 (一)农业发展是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阶段基本对应。 (三)第三产业也是城市化的推动力之一。特别是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将取代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第四页,共四十六页。 二、城市化规律 (一)农业是基础,是前提。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非农产业(二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二)城市化的速度、动力阶段性规律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工业化阶段?) 第五页,共四十六页。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拉平的“S”曲线 注意:不要把加速期的 30%和 70%绝对化。 t 城市化的预备期 城市化的发展期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 城市化成熟期 % 30 70 农业社会 工业化 前期 工业化 中期 工业化 后期 工业化进程 后工业 社会 城市化水平 第六页,共四十六页。 三、城市化的解释模式推拉因模式系统分析模式政治经济学解释——资本的“三次循环” 第七页,共四十六页。 一、城市化的类型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 1、单一指标法 人口指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