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肇庆裹蒸》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肇庆裹蒸升级复兴工程工作小组的安排,由肇庆市裹蒸 产业协会负责编制《肇庆裹蒸》团体标准。
二、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肇庆裹蒸是肇庆人的传统美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少 中外游客都闻名而来,不仅购买裹蒸作为旅游的礼物,还有意了 解裹蒸的制作过程及历史。裹蒸作为肇庆的一张名片,名不虚传。
肇庆裹蒸产业逐年发展扩大,行业发展势头越发良好,生产 技术不断改进、设备不断完善。肇庆现有肇庆市地方标准 DB4412/T 12—2021《地理标志产品肇庆裹蒸》,该标准很好的 保护了肇庆裹蒸的地方特色,保护产品的独特性,但不利于肇庆 裹蒸多样化、产业化发展。
为促进肇庆裹蒸多样化、产业化发展,在肇庆裹蒸升级复兴 工程工作小组指导下,肇庆市裹蒸产业协会制定《肇庆裹蒸》团 体,优化调整原材料要求、增加原材料品种、调整加工工艺,以 提高肇庆裹蒸质量的稳定性和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肇庆裹蒸产业 健康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标准编制过程肇庆裹蒸升级复兴工程工作小组的安排及指导下,肇庆市裹 蒸产业协会对肇庆裹蒸主要生产企业及作坊进行实地调研,对原 辅料、产品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包装材料、生 产加工过程等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及分析,听取主要生产企业及 作坊、检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各方意见和建议,参考相关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经综合考量后编 制成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U!
本标准的编写遵循“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 范性”的原则,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
五、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本标准参考了行业标准SB/T 10377—2004《粽子》、肇庆市 地方标准DB4412/T 12—2021《地理标志产品 肇庆裹蒸》、国家 标准GB 192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制品》,结合肇庆 裹蒸的现实发展需要而制定。
六、标准主要条款说明1、术语和定义
肇庆裹蒸:参考SB/T 10377-2004《粽子》以及DB4412/T 12 -2021《地理标志产品肇庆裹蒸》对粽子的术语,结合肇庆裹 蒸实际使用原辅料、独特的形状、需要使用的粽叶,确定肇庆裹蒸定义为:以糯米和(或)其它谷物类食物为主要原料,选择性 添加豆类、禽畜肉、熟肉制品、腌腊肉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 食用菌、干果、坚果、豆沙、莲蓉、食品馅料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馅料,经调味后用冬叶或箸叶包裹,用水草或棉线包扎成四方 底金字塔形状,用水煮熟而成的食品。
增加箸叶为肇庆裹蒸的包装材料。
2、产品分类根据肇庆裹蒸的实际情况,参考SB/T 10377-2004《粽子》以及DB4412/T 12—2021《地理标志产品肇庆裹蒸》对分类的 描述,确定产品分类描述如下:
1)新鲜类裹蒸:煮熟后未经速冻、真空包装等方式处理, 在5寸?15匕贮存和销售的裹蒸。
2)速冻类裹蒸:煮熟后经速冻工艺处理,在一182贮存和 销售的裹蒸。
3)真空包装类裹蒸:经真空包装和灭菌工艺处理,在常温 下贮存和销售的裹蒸。
3、原辅料要求
根据术语定义描述的原辅料,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标 准。
4、感官要求参考DB4412/T 12—2021的感官要求,结合现实际情况,确定感官要求如下:
项目
要求
表面形态
呈四方底、金字塔型,边角端正,包扎松紧适当,水草或棉线捆扎呈井形状,粽体无外露
色泽
冬叶或箸叶应呈其煮后应有色泽;主体呈所用物料应有的色泽;馅料具有所用物料相应的色 泽,有光泽
组织形态
粽体不过烂,无夹生,无杂质,无霉变、生虫
滋味与气味
糯而不烂,咸淡适中,具有冬叶、糯米及其他所用物料固有的香味,不应有酸败、发霉、发 馁等异味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5、理化指标采用DB4412/T 12—2021对理化指标的要求:
项目
要求
干燥失重,g/100g
65
蛋白质,g/100g
2
4.0
脂肪,g/100g
W
17.5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
0. 25
铅(以Pb计),mg/kg
0.5
6、微生物指标采用DB4412/T 12—2021对微生物指标的要求:
项目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表示)
n
C
m
M
菌落总数
5
2
10,
105
大肠菌群
5
2
10
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1
100
1000
沙门氏菌
5
0
0/25g
—
霉菌,CFU/gW
150
注:样品取剥去冬叶或磐叶后的主体,采样及处理按GB 4789. 1执行。
7、生产加工过程要求、净含量、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均采用 DB4412/T 12—2021与之对应的规定。
8、包装
根据国家对食品包装相关要求,增加包装内容执行标准: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