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特点及发展变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骨文的特點及發展變化 7?5?1 甲骨文字與六書問題 六書,是漢代學者根據對小篆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一種文字理論,它把古人造字方法歸結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班固《漢書藝文志》 , 鄭眾《周禮保氏》 注都提到六書問題,但只是排列名稱,並沒有作理論上的說明。許慎《說文敘》 則對六書的內涵作了扼要的分析。三家所謂六書的名稱與排列的次序也各有不同: 班固 象形 象事 象意 象聲 轉注 假借 鄭眾 象形 會意 轉注 處事 假借 諧聲 許慎 指事 象形 形聲 會意 轉注 假借 論名稱,以許說為勝,論次序,則是班說為優。許慎以後,「六書」使成了中國文字學的基礎理論,分析字形,總離不開它。甲骨文出土後,很自然地產生了六書理論是否適用於甲骨文的問題。 劉鶚在《鐵雲藏龜序》裡曾十分感慨地說:「以六書之恉推求鐘鼎多不合,再以鐘鼎體勢推求龜版之文又多不合,蓋去古愈遠愈難推求耳。」他是用小篆「推」金文,(即所謂鐘鼎),又用金文去「推」甲骨文,推來推去只覺得「不合」、 「又多不合」。 羅振玉、王國維不是採取「推」(實即套)的辦法,而是運用六書理論來分析甲骨文,結果認出許多與《說文》形體不同的字。 羅、王之後,許多學者也運用六書理論分析偏旁結構,考釋出不少新字。 從實例來看,六書理論對甲骨文基本上還是適用的,對於分析和考釋甲骨文還是有用的。這是因為小篆畢竟是由商周文字演變而來的,承先啟後,有形體結構上的局部變化,並不牽涉到文字性質和發展階段的根本問題。 ? 從字形結構分析,甲骨文字也大體上不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四種結構方式。 ? 甲骨文裡確實還保存首許多象形字,有些字還帶有圖畫的性質。「畫成其物, 隨體詰詘」,如光看小篆,似還不太貼切,但一看甲骨文以及古金文便一目了然, 十分清楚了。這八個字乃是對象形字的很好的概括。 如「象」,小篆作(參見《說文》459 下右),甲骨文寫作 《前編》3.31 3 《後編下》5.11 《乙編》960 又如「鹿」,小篆作(參見《說文》470 上右),甲骨文寫作 《佚》383 《甲編》2941 《甲編》1395 《甲編》265 像這類的字不乏其例。如 動物之名:牛、羊、豕、犬、馬、虎、兕、鳥、魚、龜、貝、……; 植物之名:草、木、禾、黍、來(麥)、…… 自然界的山、川、水、日、月、雷、電、雨、星(晶)、…… 工具或器物之名:弓、矢、丹、車、皿、鼓(壴)、角、爵、斝、尊、壺、戈、戊、…… 人體及各部分之名:人、女、大、天、首、面、長、目、自(鼻)、耳、口、齒、足、……在甲骨文裡也都是象形字。這些字當然不是天然的圖畫,而是以簡單的 線條形象地鉤勒出客觀實物的主要細節特徵,或象其全形,或僅以部分代表其全 體,加以強調,使之與其它的象形字相區別。如牛與羊,均象其頭角之形,但牛 作 ,其角平伸,羊作 ,其角卷曲。豕與犬,均象其側立之形,但豕 作 ,突出其肥腹短足,犬作 ,強調其腹瘦尾拳。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甲骨文中這類「畫成其物」,因而有形可象的字是比較容易辨認的,也是較早地被考釋出來的。 ? 在象形的基礎上添加一定的符號以表達比較抽象的概念,反映無形可象的較複雜的事物,這便是「指事」。《說文敘》把指事列為六書之首固然欠妥,但把它解釋為「視而可識,察而見意」卻並不錯。甲骨文中這類了也有不少,「視而可識」,類似象形,「察而見意」、近於會意(本王筠《文字蒙求》語)。如 「母」作 ,在女字中加上兩點,指其胸部雙乳,示女已長成,可為人配 (母有匹配義),亦用以指已生育過的女子。 以一為水平線,再以一點指其上或下,即為 (上) (下),稍變其形則為 。 是人正立之形,在其腋下加上兩點,作 ,示兩腋之所在,便是「亦」(腋之本字);略傾其頭,使成 ,尌是矢字;屈其臂作 ,乃是夭字, 交其脛作 ,便是交字。 餘如曰、未、血、刃等等,在甲骨文中也都是指事字。 ? 甲骨文中會意字非常豐富,也最富於表現力,最耐人尋味。 《說文敘》謂:「會意者,比類合意,以見指撝,武信是也。」甲骨文有武無信。武作 等,從戈從止會意,本義當為征伐,「戈」示威,「止」示行, 是威武有力的象徵。與此有關的字如 (伐)、 (戍)、 ( )等也是會意字。 甲骨文中凡屬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象形字(及指事字)組成的字,大都是會意字,蓋合數文以成一字,而義在其中也。 甲骨文中與人的行止動作方向的會意字尌不下百,餘個,如:步、涉、各、出、陟、降、唯、水、承、休、乘、弄、戒、兵、興、及、 、為、取、隻(獲)、史、聿、盡、啟、爭、鬥、牧、既、即、射、韋(圍)、朢、見、奚、俘、祭、祝、祀等等;其餘如明、蠱、益、獸、羅、買、昔、集、利、初、多、夙、粗、寶、宗、沉、埋、莫、朝等等,也都是典型的會意字。 這些字的意思是通過組成該字的各部分象形字匯合起來表現的,是約定俗成的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