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目录:
单元课标解读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情境任务设计
单元课时安排(五课时)
课时教案
单元评价
二、具体内容
【单元课标解读】
1、2022年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2020年课标解读: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面貌。学习要点有三个:一是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二是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三是冷战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重要内容包括: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状况;冷战的发生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与瓦解过程,以及冷战中的典型事件所表现出的冷战的基本特征;在冷战过程中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显现。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迅速恢复了发展生产力,并通过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等方式,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改革尝试,但终因未能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而失败,引发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从20世纪40年代起,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和苏联之间发生了冷战。它们按照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建立起两大相互对立的政治、经济、军事集团,以美苏为首的 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冷战持续数十年,东西方关系既有冷战的激烈对抗,也有相对缓和。在冷战过程中发生的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的典型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机以修筑柏林墙达到顶点,也以这道墙的出现画上了句号。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双方在不妥协的姿态背后,对危机的处理都十分谨慎,尽量避免危机升级,最后通过谈判使危机得以解决。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本单元的难点包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冷战的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的历次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发展,而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改革措施又严重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且措施失当,造成社会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第二,冷战的基本特征。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使冷战达到最高潮。美苏双方在强硬对抗的同时,努力寻求妥协途径,避免危机升级冲突失控而引发战争。这两次危机以及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第一次柏林危机的解决方式,凸显了冷战的基本特征,即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总结冷战的基本特征,也可以更好的把握冷战的含义,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在整体上维持了和平状态作出解释。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们建立并主导了战后国际秩序。美苏在世界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建立了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了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在冷战过程中,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欧、日本、中国等地区和国家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国际力量,发展中国家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切对两极格局造成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受到多种国际力量的制约。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冷战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教师在讲述冷战发生的问题上,需要注意:“雅尔塔体系”并不是冷战,也不是两极格局。冷战是在“雅尔塔体系”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出现的,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也是一个过程。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在两极格局下出现的。
本单元教材体例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学思之窗”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史料阅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探究与拓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学习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历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历史基础比较薄弱。高一学生整体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六单元 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七单元 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四单元 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一单元 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二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doc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doc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七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doc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三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docx
-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 第四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单元评价.docx
-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应用的比较与启示:基于概念与实践的双重审视.docx
- 可注射双层微球:制备工艺创新及长效抗骨关节炎机制与应用探究.docx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影响.docx
- 过氧化氢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视角与分子机制探究.docx
-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构建与提升.docx
-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探究——基于Meta分析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及API5的内在关联.docx
-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教学活动:实践、挑战与发展路径.docx
- 以听说读为翼,促初中英语写作之翔: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