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EE.×××.×××—××××
0EE.990.017—2016
PAGE 2
PAGE 4
HM40BU硬支撑动平衡机转子校动平衡工艺守则
HM40BU硬支撑动平衡机转子校动平衡
工艺守则
HM40BU硬支撑动平衡机转子校动平衡工艺守则
范围
本工艺守则规定了HM40BU型硬支撑平衡机平衡的工艺过程。本守则适用于刚性电机转子在上海申克公司HM40BU型硬支撑平衡机上进行平衡的方法以及安全转速等方面应遵守的各项规程。
材料
平衡块、螺钉、20号机器油、清洁抹布、保护胶皮、平衡垫、电焊条、打印纸、黑白色压敏胶纸、平衡胶泥(甲、乙两组按1:1捏和)
设备及工艺装备
HM40BU型动平衡机 、手锤、铆平衡垫工装、风动铆枪、天平、小刀、扁铲、螺丝刀、半键套、油壶、电焊机、校验转子。
许用不平衡量计算
电机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由平衡操作人员根据4.1~4.3方法计算。
技术要求
电动机转子单位重量许用不平衡量e(μm或g.mm/kg)不得超过表1规定(G2.5级)
表1
电动机极数
2P
4P
6P
8P
10P
12P-16P
转子单位重量许用比平衡量(即许用偏心距g.mm/kg或μm)
8
16
24
32
40
48
注:多速电动机按最大转速计算。
计算方法
电动机转子单面允许剩余不平衡质量的计算公式:
G=
式中:
W—被试转子重量,kg;
e—转子单位重量的许用不平衡量,g.mm/kg或μm;
r—校正半径,mm;
G—转子单面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g。
考虑到平衡套和焊平衡块等变化的影响,在实际平衡操作中,单面许用不平衡质量实际应控制为计算值的1/3,但在抽检时只要单面许用不平衡质量小于计算值即合格。
工艺准备
平衡机适用范围:
被校验工件质量小于3000kg。
被校验工件最大直径φ600mm。
被校验工件轴径范围在15mm~240mm,轴承间距在50mm~2750mm之间
平衡转速的选择:平衡转速受平衡机传动系统拖动功率、被校验转子质量、支撑架承载能力以及系统测量精度相对误差的限制,所选择的平衡转速应同时符合下列两式的要求:
Gn2≤700×106 ( kg/min2)
式中:
G—工件转子重量,kg;
n—平衡转速,r/min。
若转子的初始不平衡量过大,甚至引起转子在滚轮架上跳动时,要先用低速初平校正, 有时转子质量不大,但外径较大,影响到拖动功率时,也只能用低速校正。
根据转子的轴伸端直径和风扇台直径等配好动平衡套和半键套。
操作前须对整机做好清洁工作,特别是转子的轴径、支撑滚轮外径及皮带传动处的外径不得有灰尘、油污、磕碰等。
根据转子支承点间距,调整两支承架的相对位置,根据转子的轴径尺寸及转子的水平自由状态,调节好滚轮架的高度并紧固。按转子传动处的直径和皮带轮大小,调整好皮带传动机构。
调整好限位架,以防止转子轴向移动甚至串动,避免发生不安全事故。
将转子吊装在支撑架上,安装转子时,应避免转子与支撑架撞击,转子安装后,在轴径和支撑滚轮表面加上少许清洁的20号机器油。
根据转子情况,在转子轴伸端装上带有刻度的动平衡套或半键套,如果电机风扇为铸铝风扇,转子风扇端需加半键,并用绳绑扎牢固,调整好光电头位置,照向转子的垂直中心线,并对准刻度盘上的“0”位置。“0”位置处应避免强光源干扰。一般聚焦镜到转子上标记的距离为30mm~50mm。
检查测控系统、传感器、电源、主轴驱动装置等连接线是否按电路规定正确连接。
根据转子在平衡机上的支撑形式测量好a、b、c、r1、r2的实际尺寸,a、b、c、r1、r2的单位必须一致。
工艺过程
CAB699型微机电测系统操作步骤举例
打开开关或按 RESET 键
光标闪动表示输入相应参数:
第一屏:操作者姓名:
输入后按 ENTET (以下每次输入后均需按键,不再赘述)
第二屏:转子文件名
[如输入后,屏幕出现“rotor daet file not found”(文件名不存在)字样]按
第三屏:转子参数:
按闪动顺序依次输入 (支撑方式)(6种选1)
按被校正的转子实际尺寸输入a、b、c、r1、r2参数,选择1、2平面显示动平衡、静不平衡(及准不平衡)力偶不平衡的方式,我厂均选动不平衡
第四屏: m1、m2各参数均由 + / - 键选择。
加重/去重
polar/comp 极坐标/分量
ncomp 分量数
even/unev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