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渔樵问对》原文译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雍《渔樵问对》原文译文 《渔樵问对》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作者是 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他毕生致力于 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从而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 《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 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 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 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 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 了 “道”的化身。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 州大邵村),出生衡漳(今河南林州邵康庄),迁居共城(今河南辉 县百泉)。邵雍“祖父置家苏门山下,康节独筑室于百源之上”。百 泉湖畔的苏门山上,至今还有他的旧居“安乐窝”基址。晚年隐居在 洛阳。邵雍,虽然不象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 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 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颍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 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原文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 问于渔者,曰:“鱼可钓取乎? ” S: “然。 渔者谓樵者日:“春为阳始,夏为阳极;秋为阴始,冬为阴极。 阳始则温,阳极则热;阴始则凉,阴极则寒。温则生物,热则长物,凉则收物,寒则杀物。皆一气别而为四焉。其生万物也亦然。” 樵者问渔者日:“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何以知其然耶? ” 渔者对日:“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 物之气,□能收万物之味。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目耳鼻口者, 万人之用也。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体用交而 人物之道于是乎备矣。然则人亦物也,对亦人也。有一物之物,有十 物之物,有百物之物,有千物之物,有万物之物,有亿物之物,有兆 物之物。生一一之物,当兆物之物,岂非人乎?有一人之人,有十人 之人,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有亿人之人,有兆人 之人。生一一之人,当兆人之人者,岂非圣乎?是知人也者,物之至 者也;圣也是者,人之至者也。物之至者,始得谓之物之物也;人之 至者,始得谓之人之人也。夫物之至者,至物之谓也;而人之至者, 至人之谓也。以一至物而当一至人,则非圣而何?人谓之不圣,则吾 不信也。何哉?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 世观万世者焉;又谓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 事者焉;又谓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今古,表里人物者焉。 噫!圣人者,非世世而效圣焉,吾不得而目见之也。虽然吾不得而目 见之,察其心,观其迹,探其体,潜其用,虽亿万年亦可以理知之也。 人或告我日:“天地之外,别有天地万物,异乎此天地万物。则吾不 得而知己。非唯吾不得而知之也,圣人亦不得而不知之也。凡言知者, 谓其心得而知之也。言言者,谓其口得而言之也。既心尚不得而知之, 口又恶得而言之乎?以心不可得知而知之,是谓妄知也;以口不可得 言而言之,是谓妄言也。吾又安能从妄人而行妄知妄言者乎? ” 渔者谓樵日:“仲尼有言日:殷因于夏礼,所捐益可知也;周因 于殷礼,所捐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夫如是,则何 止于百世而己哉!亿千万世,皆可得而知之也。人皆知仲尼之为仲尼, 不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舍天地将奚之焉?人皆知天之为天地,不 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不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己,如其必欲知天 地之所以为天地,则舍动静将奚之焉?夫一动一静者,天地至妙者 欤?夫一动一静之间者,天地人至妙至妙者欤?是知仲尼之所以能尽 三才之道者,谓其行无辙迹也。故有言日:予欲无言,又日:天 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其此之谓与? ” 渔者谓樵者日:“大哉!权之与变乎?非圣人无以尽之。变然后 知天地之消长,权然后知天下之轻重。消长,时也;轻重,事也。时 有否泰,事有损益。圣人不知随时否泰之道,奚由知变之所为乎?圣 人不知随时损益之道,奚由知权之所为乎?运消长者,变也;处轻重 者,权也。是知权之与变,圣人之一道耳。” 樵者问渔者日:“人谓死而有知,有诸? ” 日:“有之。” 日:“何以知其然? ” 日:“以人知之。” 日:“何者谓之人? ” 日:“目耳鼻口心胆脾肾之气全,谓之人。心之灵日神,胆之灵 日魄,脾之灵日魂,肾之灵日精;心之神发乎目,则谓之视;肾之精 发乎耳,则谓之听;脾之魂发乎鼻,则谓之臭;胆之魄发乎口,则谓 之言。八者具备,然后谓之人。夫人也者,天地万物之秀气也。然而 亦有不中者,各求其类也。若全得人类,则谓之日全人之人。夫全类 者,天地万物之中气也,谓之日全德之人也。全德之人者,人之人者 也,谓其气行;人之死也

文档评论(0)

艺心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艺心风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A54M2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