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1 新闻二则
备课者
江油市含增镇学校:梁丽
教学
目标
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消息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材
分析
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
2.品味两则消息的话语,体会消息的特点。
难点
理清两则消息的思想,体会两则消息的内在意蕴,尝试消息的写作。
课型
新授课
媒体使用
班班通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新闻知识简介
什么是新闻。
新闻的特点。
新闻的基本结构。
二、新课导入
由毛泽东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
三、作者简介
四、背景
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五、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消息报道了什么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在芜湖、安庆线南渡长江,直取对岸,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的情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消息的要素)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起至4月21日
地点:安庆、芜湖之间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二十日夜,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一日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新闻知识及课文内容。
二、课文精读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标题有何特点?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报道了消息的主要事实。
2.找出文中的电头,说说其作用。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是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导语的作用。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交代了消息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消息的主要事实。
4.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是怎么报道的?
有正面描写。如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有侧面烘托。如国民党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可以得出消息具有什么特点?
“百万”是实数,其中中路军30万,西路军、东路军各35万。看来,“真实性”是消息的生命。
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4.本文主体部分分哪几个层次?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
(1)从“二十日夜起”至“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为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
(2)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为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3)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最后为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5.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
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docx
- 化学吴忠市盐池县盐池一中杨玉霞.docx
- 化学固原市西吉县实验中学罗红梅.docx
- 化学平衡状态进阶练习.docx
-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docx
-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docx
- 化学式的书写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目录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短诗五首教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2《消息二则》课程设计方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飞天”凌空》教学设计(刘文娟改).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定.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关于《中国机长》相关问题的采访》.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成长的烦恼》.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新闻两则》同步练习.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学生版).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一着惊海天.docx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余占琴作文选材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