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第1页
心内科健康教育目录
一、原发性高血压健康教育
二、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三、冠心病健康教育
四、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
五、心律失常健康教育
六、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
七、急性心包炎健康教育
八、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健康教育
九、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健康教育
十、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
一、 原发性高血压健康教育
一、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
合征。原发性高血压应与继发性高血压相区别,后者约占5%,其血压
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诊
断标准,即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SBP)≥140mmHg 和舒张压(DBP)
≥90mmHg,即为高血压。
二、健康教育
1、 心理指导: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第1页
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第2页
沉着冷静,学会释放压力,如像亲戚、朋友述说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2、 饮食指导:①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②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
多食绿色蔬菜水果等③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
类等④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⑤戒烟限酒⑥控制体重,控制
总热量摄入。
3、 休息、活动指导:注意劳逸结合①避免长期过度紧张的工作和劳累,
保证充足睡眠②对于长期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
等病人,均要放松自己,适当调节工作和休息③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
和放松疗法,如散步、气功、音乐疗法。
4、 检查指导:动态监测血压,用小型携带式血压记录仪每隔15或30分
钟自动测血压和心率方法来测定 24 小时动态血压。护士应指导患者
注意①血压记录仪价格昂贵,精密度高,使用时要小心,切忌碰坏,
摔坏。睡觉时不能压住盒子。②不进入有磁场的环境,不接触有磁性
的东西,如不进入放射科,不用磁化杯喝水等。③正在测血压时,测
量肢体和身体不能动。
5、 用药指导:①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②告知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
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嘱病人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改量等③
不能擅自突然停药
6、 出院指导:危险分层属低危和中危者,可安排病人每1-3个月随诊1
次,若为高危者则每1个月随诊1次。
二.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一、概念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第2页
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第3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
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
循环瘀血的表现。
二、 健康教育
1、 心理指导:教育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
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 饮食指导: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吃蔬菜水
果,防止便秘。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3、 休息、活动指导:①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适量镇静药和安眠药②心功能二
级应限制体力劳动;心功能三级应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仍然可自己洗漱、进
餐;心功能四级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他人料理。
4、 用药指导:①硝普钠为最常用的静脉滴注制剂,此药遇光易破坏,静滴时应用
避光纸包裹,如静滴时有恶心、不安、头痛等副作用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②服用洋地黄制剂时,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服用前要数脉
搏,若脉搏小于60次∕分,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如出现恶心、呕吐、食
欲减退、黄视或绿视等毒性反应时,及时告诉医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