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药理学的学习资料第1页/共155页
中医基本理论核心:整体观(人体、人与自然统一)、辨证论治理论:朴素唯物主义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气血津液:人体的基本元素五脏六腑经络病因第2页/共155页
阴阳五行阴阳:万物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和消长阳:天、日、火、男、白天、上、外阴:地、月、水、女、夜晚、下、内五行:自然界构成因素。相生相克木:生长旺盛,肝、东、春火:热、上,心、南、夏土:营养,脾、中、长夏金:催残、杀伤,肺、西、秋水:冷、下,肾、北、冬第3页/共155页
气血津液气:元气:先天之本、肾气宗气:后天之气,脾气、肺气营气:营养之气卫气:防御之气血津:稀薄液:稠浊,心汗,肺涕、肝泪、脾涎、肾唾第4页/共155页
五脏六腑五脏:实体,心、肺、肝、脾、肾六腑:空腔,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功同脏,形同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心:主血、神志、汗,开窍于舌,华在面肝:藏血,主筋、疏泄,开窍目,华在爪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肌肉四肢,开窍口,华在唇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调通水道,合皮毛,开窍鼻肾:藏精,主生殖发育,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水,生命门火,主纳气,开窍耳,华在发第5页/共155页
经络十二经脉手三阴(肺太阴,心包厥阴,心少阴)手三阳(大肠阳明,三焦少阳,小肠太阳)足三阴(脾、肝、肾)足三阳(胃、胆、膀胱)奇经八脉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第6页/共155页
病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疫疠:邪疫痰饮瘀血饮食(脾伤)劳逸失常(正气亏损)外伤、虫兽伤第7页/共155页
治疗治则:未病先防,扶正祛邪,治病求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法: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四诊:望(气色、形态、舌象:红热、白虚失血、黄脾虚、黑寒虚、青寒痛肝病,苔痰湿)闻:声音、呼吸、气味问:现病史、症状切:脉诊八纲辩证: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第8页/共155页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为中药理论的核心。四性:寒、热、温、凉。寒凉药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具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温里、助阴功效;温热药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具祛寒、温里、助阳功效。第一节 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热证: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精神振奋、语言声粗、惊厥。寒证:形寒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精神倦怠、安静、声不高亢。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温热:病人表现为中枢兴奋症状,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NA、DA升高,5-HT降低。如温阳药、补气药等。寒凉:病人表现为中枢抑制症状,大鼠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NA、DA下降,5-HT增加。如清热药。第9页/共155页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温热: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唾液分泌减少、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压上升),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功能偏高、 cAMP/cGMP 比值上升。寒凉:相反。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亢进。两者均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温热: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功能增强。T3、T4、17-羟皮质类固醇、血液孕酮、皮质酮、雌二醇含量升高,兴奋下丘脑-垂体-腺体轴(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寒凉:相反。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温热(阴虚):基础代谢偏高、垂体-甲状腺功能亢进、细胞膜钠泵(Na+,K+-ATP)活性高。寒凉(阳虚):相反5.寒凉药的抗肿瘤及抗感染作用: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伴有发热、疼痛,属热证,用寒凉药治疗。清热解毒药、辛凉解表药为寒凉药,具有抗感染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第10页/共155页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五味指:辛、酸、甘、苦、咸,以味道和功效分类。辛味药:460种常用中药中占183种,多数性温,主要含挥发油,其次苷类、生物碱等。入肝脾肺经。分布于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和理气药中,能行能散,具健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酸味药:42种,含有机酸,涩味为鞣质、止血止泻,治疗烧伤、促进胃溃疡愈合,具有收敛性。入肝脾肺经。甘味药:172种,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营养成分为主,入肝脾肺经。主要有消食药、补益药和养心安神药。苦味药:188种,含生物碱和苷类多功能,具清热燥湿、攻下、杀菌抗炎等作用。入肝经。常为清热燥湿药和攻下药。咸味药:含碘、钾、钠、钙、镁等无机盐成分,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入肝肾经。第11页/共155页
第三节 中药升降沉浮理论研究现状升降沉浮是药物性能的趋势。升浮即向上向外,沉降为向下向里。升浮药有升阳、举陷、解表、祛风、散寒、开窍、催吐、温里等功效;沉降药有潜阳、降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