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泥土物证元素成分检验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学生姓名
梁凯茏
专 业
刑事科学技术
区 队
指导老师
职 称
单位、职务
论文(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泥土物证的检验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不能否认泥土物证的价值。从案件侦破手段的角度来说,在一些复杂疑难案件的分析过程中,例如无视频影像资料、难以提取到 DNA与指纹、历史遗留冷案等案件侦破,特别是被纵火、暴雨等因素严重破坏的案件现场,泥土依旧是一种理想的物证。确定泥土物证的来源,即确定嫌疑人身上或案件现场遗留的泥土源于何处;泥上物证的比对,即关联嫌疑人与案件现场以证明嫌疑人是否在现场出现过:排除伪造,案件现场的泥土物证间的比对证明是否为伪造现场或第一现场。由此可见,泥土本身仍是良好的物证以及物证载体,泥土物证检验技术研究人员和现勘人员应从各自的角度努力挖掘泥土物证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法庭科学工作。
论文(或设计)的方法
收集各类文献进行综述:
1、前言: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以及自己引用参考文献的总体情况,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2、主体部分:将所参考、引用过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评述,阐明资料中的观点对论文写作的帮助、启发,从哪些方面做了借鉴、引用。
3、结语:将综述的主题进行扼要总结,体现出对相关资料和所研究课题的某些见解。
论文(或设计)的内容
关于泥土的概念,从不同学科认知的角度给出不同的概念,因此泥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土壤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系统,它与大气、水分、生物以及岩石处在不断地物质与能量转移和循化的动态平衡中。其中土壤中固相物质组成部分在长期自然演化中保持了相对稳定性,为法庭科学所重视并加以研究。
泥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即使是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人们每天仍有很高的几率接触到泥土物质。当犯罪嫌疑人接触到泥土后,在案件现场、作案工具、受害人以及嫌疑人身体上出现泥土物证的概率增加。将采集到的泥土样本进行比对使得侦查人员能够将案件与嫌疑人相关联或排除嫌疑,因此泥证也就成为了法庭科学领域较为常见的一种微量物证。目前,泥土物证的检验方法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鉴定体系,但与检验技术发展不相称的是泥土物证数据解释的工作相对滞后,尚未建立分类比对的具体标准,极大限制了泥土物证在案件侦破和法庭庭审中的应用,从客观上也降低了泥土物证的证据价值,希望将目光聚焦在解决泥土物证检验发展中遇到的上述问题。
对于泥土针对化学性质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法(SEM/EDS)等。本文将着重于泥土物证元素成分检验方法的综述即泥土的化学成分检验中的物证元素成分检验。
各阶段时间安排
2022年6月-2023年3月:
论文选题,文献的阅读整合
2023年3月-2023年4月:
形成论文大体框架
2023年4月-2023年5月:
修改完善论文
2023年5月-2023年6月:
形成论文
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2023 年 03 月 06 日
导师组审核评语:
导师组长签名:
2023 年 03 月 06 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