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作用,学习用词的表达效果。 2、品读文章,领悟意象的内涵,把握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3、理解和体悟作者对乡村寄予的美好情感,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十四行集之四 冯至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 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链接】十四行诗 又译“商籁体”,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得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得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莎士比亚和普希金将其改变和发展。 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结构和内容,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第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 再读分析 提示: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阅读第1段,“这座山林”是否属于“人类以外”的那种去处?依据是什么? 不属于。依据是从一条石路的残迹获悉了这座山林的秘密,从而开始了作者对一个消逝了的寻踪。 阅读第5段,作者引用宋代李之仪《卜算子》中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 引用诗句使文章显得富有文采,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表明人和人,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阅读第6-11段,“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谦虚、纯洁、坚强的小草,朴质的村女,使作者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作者在这种联想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自身所有的纷扰在死后将不留一些值得夸耀的事迹。 作者在草木中追寻山村的余韵,提到了哪些风物?这些风物总体上给作者怎样的启迪? 小溪、鼠麹草、彩菌、加利树、野狗的嗥叫、麂子的嘶声。 启迪:①自然给生命许多滋养。②自然将时间相隔的人们在生命的深处联结在一起。 思考题: [任务1]理解文中有关语句及其作用: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 [任务2] 作者生发的感悟和慨叹:文章第5段以后各段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 [任务3]感受作者寄予的美好情感:文中作者抚今追昔,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任务1]理解文中有关语句及其作用: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 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起珍爱自然的情感,真正达到怡情悦性。 [任务2] 作者生发的感悟和慨叹:文章第5段以后各段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 自然风物 内涵 小溪 人类声息相通 鼠麹草 生命的宁静之美 彩菌 生命的美好 有加利树 生命的渺小 野狗的嗥叫 生命对疾苦的恐惧 麂子的嘶声 死亡的可怕 [任务3]感受作者寄予的美好情感:文中作者抚今追昔,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丰富的想象,赋予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换、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品味文章的诗意 1.丰富意象的营造。 作者营造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然而,实质意义上的山村已经消逝,但曾经的自然景象并没有随之消逝。作者对这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想象和描述,使之鲜活地重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带给读者深深的震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15K502供热计量系统设计与安装(4.43MB)420bd347fab8abf7.pdf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测控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x
- 四级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规划.ppt VIP
- 2024年高三《不做45青年》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上海市六年级(上)数学同步讲义 第15讲 比例的应用培优(学生版).doc VIP
- 2024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上海市六年级(上)数学同步讲义 第14讲(培优)比例及其性质(解析版).doc VIP
- 家族办公室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服务方案及服务承诺.pdf VIP
文档评论(0)